顶风之谜
(2022-03-23 15:20:28)
标签:
一路梦想顶风之谜骑行杂谈 |
分类: 生活有感 |
不知不觉,喜欢上骑行已有十几个年头,从一开始WW我俩的结伴而行,到现在我一个人的独行侠,有过太多的欢乐与艰辛,也有一些超越常识的感想与感悟。三年前,在给WW十八岁成人礼的信中,我曾写道“最让人怀念的是,我们一起爬山涉水、徒步骑行,一同谈天说地、借古论今,总是欢声笑语……”这些文字,就是对那段户外骑行时光的美好回忆。
自从户外骑行以来,我才真正领悟到,故人告别时的那句“一路顺风”,是多么的虔诚感人,顺风顺水对于古时骑马、乘船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每次出门骑行前,都习惯性先看看天,探一探风向,如果赶上顺风,那是多么轻松惬意的事啊!尤其是当你精疲力尽时,能搭上顺风,那可是上天恩赐、天助我也!可现实呢,我们偏偏总是赶上顶风,去时顶风,回来还顶风,耳边总是响着呼呼的风声,感觉一整天都在顶风骑。说好的“一路顺风”哪儿去了呢?
“顶风之谜”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最后甚至归咎于运气不佳。日常在与其他骑友的沟通中得知,他们和我们的感受是一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顶风骑。看来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闲暇之余,促使我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番。我尝试从三个角度来解读顶风之谜。首先,从物理层面解读:我将人脸部与空气的相对速度,叫体感风速,这个速度基本就是骑行时耳朵的真实感受。拿个微风天气举例,假如骑行速度为20km/h,风速15km/h(相当于三级微风),那么顶风骑体感风速为35 km/h,非常大的风声;顺风骑则为5 km/h,小风声。这就是说无论顶风顺风,耳旁都有呼呼的风声,你都在克服空气阻力破风前行,耳朵的感受都是顶风。接下来,从时间层面解读:对于常见的往返骑行,大体是一半路程顺风、一半路程顶风。不过顶风时,骑行困难,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同样路程顺风需要一份时间骑完,顶风一般需要三份时间。也就是说一天当中你四分之三的时间都在顶风骑,那么我们“一整天都在顶风骑”的感觉基本是真实的。最后,从心理层面来解读:人的大脑对痛苦的记忆深刻持久,顶风时就像人身处逆境,疲惫不堪、绝望痛苦;顺风时就像人身处顺境,顺风顺水、洋洋自得。逆境时,想的是逃避、摆脱,怨天尤人;顺境时,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不觉。“顶风之谜”对于骑行如此,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何尝不也是如此呢!我们始终在顶风前行、负重远涉,感觉苦日子总是没完没了,好日子总是遥遥无期。在领会了“顶风之谜”以后,你就该豁达乐观起来,因为接下来的旅程仍旧是“一半顺风、一半顶风”,好日子与苦日子各占一半,只不过,你身在福中享受好日子的时候,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
经常有朋友问起,你们最快能骑多快啊?正常骑行我们一般在15~25km/h之间,短暂时间可以骑到35~40km/h。骑行最快的一次我始终记忆如新,只可惜,并不是我们“骑”出来的。那是在2012年8月骑行桃林口水库途中,发生在战马王大坡。战马王在天马山的东麓,传说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那匹千里马有关,WW我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半骑半推爬上了那个垭口,突然眼睛一亮,一个长长的大下坡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俩异口同声说出“放下去”,随着车速越来越高,心跳越来越快,肾上腺素急剧飙升,我俩兴奋得一路大喊大叫,车轮在路面上跳来跳去,仿佛我们要飞了起来,车把开始剧烈抖动,我在前面大喊“刹车刹车”,这才让狂奔的车子逐渐慢了下来,车上的码表max时速永久定格在了65.3km/h。上坡半小时,下坡三分钟,滑下这道大坡,神经极度兴奋刺激,大脑分泌了大量的多巴胺,一扫我们上坡时的疲惫与沮丧,让我们享受到了户外运动的最大乐趣——成就感与愉悦感。65.3km/h成了我们十年骑行的巅峰时速,每当提起战马王,我的眼中仍能放出光来。巅峰时速是势能的功劳,并不是我们真正“骑”出来的,这就像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喜欢把系统平台的优势、行业发展的红利或者亲朋好友的呵护当成自己的能力,沾沾自喜、自我陶醉。今后,如果再有朋友问起能骑多快时,我会说40km/h。
人们常说,阅人无数,不如贵人相助;能力再强,不如贵人帮忙。多数人都认为贵人相助是运气使然,真的是这样吗?我来说说我的两个骑行经历:有一次夏天午后,路过石门寨时,WW我俩又热又渴,见到一户人家门前有棵茂盛的大树,就停车在树下乘凉,刚好主人从外边赶回来,我迎上去打招呼“我爷儿俩借你家一方宝地乘乘凉”,说完不一会儿,房主人手里拿着两根冰棍走出来,“赶紧给你爷儿俩吃根冰棍,多热的天啊!”短短的一句招呼,换来了主人的热心问候和甘甜的冰棍。人与人之间多了一句简单问候,就换来了贵人的热心帮助。还有一次,那天去秋皮水库骑行,在溢流口我找好一块平整的地方,正准备支灶做饭时,赶过来一个七八个人的骑行队伍,得知他们带的水不够,我说我多备了做饭的水,这瓶脉动就送给你们吧。说话的时候,一位骑友指着我的车说“你的后轮扎胎了”,我一看傻眼了,后轮瘪瘪的,一点气都没有,碰巧那天我没有带补胎工具。那位骑友二话没说,上来就帮我补好了胎,临走时他并没有要那瓶脉动。事后我和WW开玩笑说,是老天爷派他专门来帮我修车的。贵人相助不是简单偶遇,不是单靠运气,提高自己的品行,贵人才会欣赏你相助你。可以说,贵人相助是上天对你修行的奖赏。要懂得奉献付出,才有贵人相助,要懂得知恩图报,才有高人指路。曹德旺曾说,他一生中五次命运转折都是靠贵人相助,一碗水换来他的第一位贵人王以晃,王以晃把毕生的销售秘诀全部传授给他,曹德旺的生意才越做越顺,成为国内最有情怀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实际上,正是曹德旺平常的乐善好施、知恩图报,才会在遇到困难时,总会有贵人相助。
我们身边的好多事情,看似平常,实则蕴含哲理智慧,处置起来不能只想着“顺风与顶风”那样的唯利主义,也不能采用“手拿锤子,看哪儿都像钉子”这样的铁锤方式,还是静下心来、慢慢思量为好,或许还别有新意,就像我讲的这几个骑行故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