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里山摩崖造像(棘梁山千佛崖)寻古探幽

(2012-11-12 10:44:14)
标签:

一路梦想

东平

司里山摩崖造像

棘梁山

千佛崖

分类: 游走山水

司里山摩崖造像(棘梁山千佛崖)

http://s4/mw690/53b9e13ehce4349303eb3&690

 

    司里山位于东平县城西50公里的戴庙乡境内,原名“棘梁山”。据碑文记载,因此山遍生荆棘,故名“棘梁山”。至宋代后,在此设巡检司“以安其境”,更名“司里山”。

 

    司里山虽不大,上原建有殿堂庙宇,且儒、释、道俱全,自南北朝以来,就成为中国北方“三教合一”的宗教名山。又因宋江、晁盖等首聚于此,又增加一些传奇故事。《水浒传》里的梁山其实就是现在位于东平湖西畔的司里山,而现在在这座山上,仍然保留着不少遗址,像拴船石、旗杆石、义军井、火并王伦处、义军粮仓等遗址。


    司里山两块巨石称“千佛崖”,该崖东西长32.2米,南北长14米,最高处11米,看它的形状,东崖似印,西崖似匣,远看又似城堡。两崖壁上自南北朝到明代雕刻的造像共788尊,其中大者10米,小者10多公分,保留到现在的共计480余尊。分别为北朝、隋、唐、宋、元、明六个造像区,其中“三教合一”是此山造像在山东及我国北方乃至全国年代最早、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造像群。


    其中最大是释迦牟尼造像,高7.50米,左为老子像,右为孔子像,三像旁又各有僧徒侍立像,三像从身高可为中国北方最大造像之一。造像分别有“释迦牟尼”、“太上老君”、“文宣王”题记。三像东崖又雕满大小不等的浮雕造像,并有大齐皇建二年即(公元561年)纪年等,此区造像均体现北朝造像风格,面目方圆,额宽颐丰,仰眉直鼻,身姿矮壮、丰圆,通肩袈裟,偏衫、短摆。崖东为隋代造像,所造为十二光相佛像,或立或坐,或结跏跌坐,其造像风格基本与北朝相同,只是面目雕刻略显瘦削。


  西崖上与北西面为唐代造像区,唐代造像因受当时绘画艺术的影响,与以前从风格上大有不同,从面相上,佛像多以饱满温和艳丽,鼻高目深,眉眼弯曲,唇厚嘴短,五官适中,菩萨皆方圆丰腴,两耳下垂。身姿上,体态丰满,线条优美,且上下左右不对称。服饰上,佛多袒右肩,菩萨袒露上身,饰颈圈等。摩崖造像多以民间为主。


  西崖下部与东崖西壁为宋、金、元造像区。多为罗汉造像,有三十六罗汉,伏虎罗汉、飞天等,或善或恶,或美或丑,或怒目而视,或笑容可掬,真是千姿百态,神情各异,其中无量寿佛,是此山唯一的一尊金代造像,相对珍贵。


  西崖南面为明代造像,其特点皆细腰、高乳、大耳、高鼻、服饰华丽、结构细腻且面露轻浮,别有一番风格情趣。


  千佛崖中间的天然石峡,峡高约11米,东西宽约3米,据说从前石峡上用棘梁木搭一木桥,叫做“昧心桥”,意思是干昧心事的人只要从桥上过必定会摔下来。传说晁盖等梁山好汉来到这里聚义之后,曾用此桥二探来投奔的人是否真心归附。他还利用此桥惩治过前来探情的官府密探,将其摔死“昧心桥”下。所以后人便称此桥叫“昧心桥”。


  东山崖下的摩崖刻经。经文内容是:昙无忏译《大般涅经·桥陈如品》,桥陈如是如来佛的大弟子,内容讲的是如来佛与桥陈如讲述修得大智慧到圆满达到涅的境界,佛的所谓涅磐境界,即是“生死如一”,“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也是佛家的最高境界和归宿。此段经文是十分珍贵的,《涅经》在山东一带的刻经不多,该经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刻经时代应为北朝后期,年代无考,其书法脱出南北朝时楷中带隶,隶中带楷,基本为楷的前期,即成形期,所以,亦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司里山摩崖造像应该说,对研究中国的“二武反佛”后,佛又达到鼎盛及中国雕塑艺术史均有重要的史料和实物价值,也是雕刻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天农历九月廿八 立冬后第六天今天是光棍节我独自一人,前往司里山寻古探幽,瞻仰北齐摩崖造像。

 

瞻仰摩崖造像

http://s5/mw690/53b9e13ehce4349357484&690

 

http://s2/mw690/53b9e13ehce4348f409a1&690

http://s16/mw690/53b9e13eh7b06ba7fe64f&690

 

东崖南面中间释迦牟尼造像,左为老子像,右为孔子像,我国最早的“三教通连”龛像
http://s15/mw690/53b9e13ehce43491d556e&690

 

“三教通连”龛像的东侧

http://s7/mw690/53b9e13ehce45cf847586&690

 

东崖东面为隋代造像,所造为十二光相佛像
http://s1/mw690/53b9e13ehce45c9112790&690 
http://s11/mw690/53b9e13ehce45c9870d3a&690

 

http://s2/mw690/53b9e13ehce45c99d6761&690


http://s4/mw690/53b9e13ehce45c94dca13&690  

西崖东面为明代造像
http://s2/mw690/53b9e13ehce45cf9f6671&690  
http://s1/mw690/53b9e13ehce45ca0d88f0&690  
http://s3/mw690/53b9e13ehce45ca099982&690  

http://s8/mw690/53b9e13ehce45ca254077&690


http://s7/mw690/53b9e13ehce45ca2ae0f6&690  
http://s2/mw690/53b9e13ehce45ca4534b1&690  
http://s9/mw690/53b9e13ehce45ca443a08&690  
http://s9/mw690/53b9e13ehce45ca6986d8&690  
http://s8/mw690/53b9e13ehce45ca6fa2c7&690 
http://s7/mw690/53b9e13ehce45ca82c496&690  

东崖西面为明代造像

http://s7/mw690/53b9e13ehce45cfacc846&690

 

http://s1/mw690/53b9e13ehce45c9e66110&690

 

http://s1/mw690/53b9e13ehce45ca102520&690

 

西崖上的摩崖刻经http://s13/mw690/53b9e13ehce45cf55e0fc&690

http://s13/mw690/53b9e13ehce45cf731dec&690  
东山崖下的摩崖刻经
http://s14/mw690/53b9e13ehce465ced2c0d&690

神仙洞
http://s12/mw690/53b9e13ehce4663ec814b&690

饮马池
http://s11/mw690/53b9e13ehce466466db0a&690

 

点将台
http://s2/mw690/53b9e13ehce4664916161&690 

义军井

http://s10/mw690/53b9e13ehce46650eac89&690

 

昧心桥

http://s6/mw690/53b9e13ehce4683193055&690

 

旗杆石
http://s6/mw690/53b9e13ehce4682dd6d35&690

应天坊
http://s1/mw690/53b9e13eh7b070a04d870&690

 

神泉亭

http://s9/mw690/53b9e13ehce4682ccc518&690

 

站在司里山东望是毛山头和金山,再远处是东平湖。看天色还早,我走下司里山后,前往毛山头和金山

http://s6/mw690/53b9e13eh7b070a141625&690

 

在毛山头、金山山顶又见叠石堆
http://s12/mw690/53b9e13ehce467279298b&690  

山顶看不懂的石刻图案
http://s12/mw690/53b9e13ehce4672ae8aeb&690  
http://s15/mw690/53b9e13ehce4672bac1ce&690  

站在毛山头东望东平湖,水位骤降
http://s6/mw690/53b9e13ehce4672e2e1b5&690  

< 完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