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来》
(2014-06-14 08:04:21)
标签:
归属回归 |
分类: 杂谈 |
“归属和爱的需要”
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 自我实现”。
这是马斯诺在1943年提出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
青少年时期对人的归属感较强,中年时期对事业和家庭的归属感较强,老年时期对自然的归属感较强。这是人类的普遍需求和心路历程。
电影《归来》,即回归本来,回归本性,回归自然。
——让电影娱乐回归电影文化,回到人性的根本需求上来,这才是众生所需。
中国电影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要回归到人性的层面,否则没有前途。
人生和股市是一条不归的路,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但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开创全新的未来。
牛股一旦错过了就别再去幻想,会死的很惨。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万物最终都要回到根本,这就是生命的常态,知道这个道理就是明白的人。
投资最终要回归企业的生产力;投机最终要回归到价格运动的成因;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否则爱情会死无葬身何地。
——一切市场研究的最后都要回到人性的层面,因为人是市场参与的主体,人永远是最值得研究的对象。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你怎么生活,你就会怎么投机,你怎么生活,你就会怎么交友。
只有在契合你个性的领域你才会有所作为,你的生活态度即注定你在投机领域的行为及结局。
一个人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他的路还会很艰辛,他的路还会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