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沙漠之舟
沙漠之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686
  • 关注人气:2,7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2024-01-27 11:33:44)
标签:

旅行

波黑

科托尔

原创

杂谈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离开了迷人的古城布达瓦,旅行车沿着亚得里亚海边公路开往科托尔,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和蔚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碧绿的海水一起绘出了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卷。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科托尔位于亚得里亚海科托尔湾的南端,陡峭高耸的奥尔延山(Orjen)和洛夫琴山(Lovcen)如展开的翅膀,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小城。

   进入古城有三个城门:建于1555的年海门(Sea Gate),和建于1540年的河门(Rive Gate),即北门,以及建于1540年的古尔迪克门(Gurdic Gate),即南门。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面向大海的南门,也被称为“海门”,是进入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

半圆形的城门嵌在城墙中间,城头插着三面旗,可我只认得中间红色的是黑山国旗。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城门顶部的徽章以前是威尼斯狮子造型的雕塑,后改成象征哈布斯堡王室的双头鹰(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现在则是前南斯拉夫联盟的国徽,国徽上的19431129日,是南联盟成立的日子,铁托时代的标志。再往下面的石匾上刻着五星和21-XI-1944的字样,是铁托领导的游击队打败纳粹,解放科托尔的日子,即科托尔的二战胜利日。

在石匾与城徽之间的长条石上还能清楚地看到铁托的语录:TUDE NEEMO SVOJE NE DAMO TITO”(不要拿走我们的东西,我们不会拿走你们的)。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穿过城门就是科托尔的主广场,广场上的露天咔吧聚满了悠然的游人。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广场正中是古城的标志性建筑~钟塔。钟塔始建于1602年,遭遇过两次大地震,重建时西移到海边,1979年的地震再度遭毁,重又搬回原址重建。几度修建使钟塔的外貌发生了变化,即保留了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特征,又融入了巴洛克建筑的元素。

钟塔前有一个上部是三角形,下部是矩形的石柱,叫耻辱柱,古代用来惩处罪犯的,罪犯被抓后会带到这里,锁在石柱前,颈部悬挂木牌示众,任由市民围观羞辱。

和布达瓦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王朝交替,兵家必争,科托尔也没能逃脱掉各种磨难,它曾被东罗马,拜占庭,塞尔维亚Nemanjic王朝,匈牙利和波斯尼亚王国,威尼斯,奥地利,保加利亚,法国,等先后入侵。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因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遗迹。蜿蜒曲折的小巷中随处可见拜占庭式,文艺复兴式,巴尔干式的民宅,教堂,修道院。

这座仿佛被印封在中世纪的老城,虽然美的不至于惊世骇俗,但看一眼就会让你喜欢。古城于1979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纪自然文化遗产”。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像迷宫一样,将小广场,教堂和老屋连在了一起。在小巷里漫无目的的闲逛,不知道穿过一条狭窄的街巷后,下一个转角处,会有怎样的神秘。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街边音乐响起,静静地聆听那美妙的乐曲,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伴着优美的旋律在街巷里迷失自己,在历经千年磨得发亮的石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东正教,天主教等宗教在这里交汇,小城因此也出现了不同宗教的教堂。 

从曲折狭窄的小巷里走了出来,慕然来到了一个小广场,广场中矗立着一座三中殿哥特式结构的天主教堂,原来这就是为纪念本地居民和城市的保护者圣特里芬,而建的圣特里芬大教堂。

这座教堂建1166年,是科托尔乃至黑山最古老,最壮丽的教堂之一,也是亚得里亚海沿岸最古老和最漂亮的宗教建筑。

它高耸的钟楼曾经是老城的地标,还兼有海上航标的作用,远航归来的水手们在船上最先看到的就是钟楼。

教堂翻修自8世纪初建的罗马式小教堂,建筑用的石头来自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岛~马可波罗的故乡。教堂曾毁坏于1667年的大地震,灾后又一次重建,从不对称的双塔楼就能看出,第二座塔身建到一半时钱就用完了,只能草草收工。两座模样不同的塔楼身上各标着一个数字:11662016,表明了它诞生和重建的日子。1000多年来,小城中的风云变幻,都浓缩在这两座敦实的钟楼里。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很巧的是,还赶上了教堂广场上正在举行宗教仪式。记得2013年在巴黎参观巴黎圣母院时,也赶上巴黎圣母院850年庆典活动,于是还看到了主教大人。运气好呀!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走进教堂,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教堂的主祭坛,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教堂二楼是个收藏馆,展出了许多珍贵的宗教艺术品。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站在教堂二楼的阳台上眺望,广场上是露天的餐厅和咖吧。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教堂附近有许多出售艺术品的小店。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从圣特里芬大教堂出来,不经意间从附近建筑屋顶的缝隙间,又发现了另一座教堂的身影。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顺着找去,便来到了圣卢卡广场,广场正中古罗马和古拜占庭混搭风格的教堂正是圣卢卡教堂。古老的教堂,古老的门窗,越看越觉得有韵味,仿佛在读一本历史书。

教堂由Mauro Kacafrangi夫妇建于1195年,在1563年,1667年和1979年的三次大地震中竟奇迹般地屹立不倒。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来欧洲,看的最多的就是教堂,一转身,眼前的洋葱头告诉我这是一座东正教堂。

崭新气派的圣尼古拉教堂建于1902年至1909年间,是古城最大的东正教堂。

20世纪初,科托尔居民中信奉东正教的人数不断增加,占总人数的7成以上,于是就修建了这座教堂。教堂顶部的结构是拜占庭风格,顶部十字架与正门上方的不同,是3个十字相连的造型,这是东正教十字架的特点,多出的两横表示耶稣被直接钉在十字架上,象征耶稣承受着更大的痛苦,略微倾斜的角度表示耶稣对折磨他的人的宽恕。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继续沿着弯曲狭窄的小巷漫步,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三个女孩子在微笑着和我打招呼,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于是留下了她们美丽的倩影。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告别了女孩子,继续漫无边际地闲逛....那些古老的石阶,沧桑的围墙,常常令我驻足。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正前方,一个坚实的门洞出现在眼前,那被岁月流转磨得锃亮的石板路,仿佛带我走进了幽暗的中世纪。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穿过门洞,眼前豁然开阔,原来来到了一个城门外的石桥上,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站在这里俯瞰来自海水支流而成的护城河,碧绿的河水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折射出奇彩的光芒。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再回身一看,原来这里就是北门,比“海门”还年长15的“河门”。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河门外”,不同肤色的游人在这里游览畅饮。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走在护城河边的城墙上,一路下来,城后是高耸陡峭的石壁山峰,山脚下是尼古拉教堂的穹顶与钟楼。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奥尔延和洛夫琴山的石灰岩崖壁组成了最壮美的亚得里亚海风景,感叹大自然才是最神奇的雕刻家。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嶙峋陡峭的青山中,隐约镶嵌着一座小教堂,神秘又神圣,这就是建于1518年的救世圣女堂。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从海边开始,城北的护城河顺着起伏的山势,与陡峭险要的山岩间的那一道长4.5公里的古城墙相连,古城墙最高处20米,沿着山势,以“之”字型蜿蜒向上。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之”字上方的顶点就是飘扬着旗子的堡垒。堡垒的位置是极佳的观景点,想当时一定是最好的观察点,真佩服当年修建者的专业知识。

虽然这道长城的规模气派,无法与我们的万里长城相比,但它却是欧洲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这段城墙始建于9世纪,从东罗马帝国到威尼斯帝国,历代王朝统治者都不停地对它进行维修加固,为此付出了几个世纪的努力,到18世纪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令科托尔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道长城在历史上经受住了考验,1657年,科托尔人依靠它坚固的防线,抵御住了横扫欧洲的奥斯曼军队入侵,所以在科托尔城内,我没有看到高耸的宣礼塔。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科托尔湾是一个天然的深水良港,是大型地中海豪华游轮的必经之地。

由于在古城停留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看着悬崖峭壁上的古长城,算了一下,若要爬到顶部,往返9公里,沿途还要走走停停拍拍,打个来回最少也要两个多小时,那么在古城内就没有时间了,于是只能忍痛作罢。

巴尔干三国之旅(七)~古城科托尔(黑山)

回来后,在博友老理行的博客中,看到了这幅居高临下拍摄的古城全貌,真是美翻了!借用一下,饱饱眼福。感谢周游世界的老理行!(一位上个月还在中东12国周游的老侠客)

站在海边的古城墙上放眼望去:巍峨的高山相依在峡湾两侧,飘逸的白云拥抱着浩瀚的天空,栉次鳞比的红顶楼房点缀其间,欢快的游艇驶过,在碧绿的海面上划出道道白色的踪迹.....古城迷人的风韵在峡湾中更显妩媚,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帝国竞折腰。


谢谢浏览!冬日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