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门点位于雷克乐思半岛的夏洛特湾入口处,在格拉汉姆陆地的西海岸处。
据介绍,1956年,英国人曾在这里建立过避难所,并为这里命了名。避难所的小屋在1956年至1958年间,一直被当作地区测量和地质勘探所使用,但在1997年被拆掉运到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博物馆内展出。拆的一干二净,我环顾四周,一点遗迹都没留下。
P2:2017年11月20日傍晚(当地时间,国内时间是21日),我们在此登陆。


P6:当我站在高坡上四处眺望,周围的山脉和断裂下垂至海面的冰川连绵在一起,大气磅礴之美,令人折服。
P7:站在高坡顶上,眼前的景色美的令人惊叫,洁白的冰雪,蔚蓝的天空和大海,如此简单的双色调构成了南极的基本元素,让这片广袤的白色荒原充满了举世无双的魅力。
P8:无瑕的蓝天柔软地垂挂在冰山上,蓝与白的美景倒影在镜面般的海面上,唯一能够打破这纯净之美的,就是海面上飘着的那些浑然天成的冰山,光从各个方向投射过来,景色变得更加绮丽。
P9:爬上山顶,吹着南大洋清冷的海风,看那白色的陡峭山峰利剑般的从蓝色的水里“拔海”而起,冰山,峡湾,纵横交错在一起......
浩瀚的海洋,奇峻的地貌,在瞬息万变的天气里会呈现出不同的壮丽。
南极的诱惑力绝非一个美字可以书写概括的。


其实,我何尝不想如此呢,只是我的膝盖受伤后,已经不能这样做了。
P12:沿着探险队标识的路线向另一个地方走去,此时:
P13:整个雪原如幻境般万籁俱寂,呈现出了另一种特质的美,寒冷壮丽变得触手可及。
P14:厚厚的冰雪,高高的雪山,那坡顶就是我刚刚去过的地方,这就是只有极地才有的风景......
P15:华丽丽的太阳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给周围的雪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原本让人感到虚无缥缈,冷峻的极地,忽然变得妙曼可人了。
P16:阳光下,这雄伟壮丽的景色似乎还带些许诡异的气息,对于大自然,我一直心存敬畏。
P17:我边走,边拍,用镜头记录下这个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我们知道我所见到的景色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只存在这个时刻,因为冰川在不断地融化,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化......
P18:我转向了冰原的另一侧,那里有最壮丽的冰山大海,那里有最独特的南极之美。
P19:天气格外晴朗,海面风平浪静。
P20:一眼望去:周围的群山和高大的冰川组成了一幅生动画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浮冰纵横交错,让人仿若置身仙境
P21:这里的冰山巍然耸立,简约有力,纯净深邃,比钻石珠宝更具诱惑力。
P22:我到过冰岛的瓦特纳冰川,新西兰的福克斯冰川,虽然都曾震撼过我的心灵,但唯有南极壮丽的冰山才让我真正地折服。
还是回到眼前的美景吧,尽情享受着这触动心灵的每一分,每一秒.......

P24:因为这里被群山和巨大的冰川包围着,所以造就了它独特的气质和令人窒息的美景,那些晶莹闪亮,发着蓝色幽幽之光的浮冰和时不时坠落海面的冰川,打能打破片刻的静谧。

P26:站在这里,南极的冰山,南极的蓝,南极的美景尽收眼底。
P27:纯净,清爽,大气,温柔,冰雪洁白无瑕,海水湛蓝透彻,空气磬人心脾,让人流连忘返,我盼望时间能够停滞在这一刻......
P28:群峰对峙,气势恢宏,壮美的冰山峡湾,一片静谧的氛围

P30:我静静地欣赏着,静静地感受着,人与自然,伟大与渺小.....
P31:我记得有人说过:
如果南极是音乐,那它一定是莫扎特;是艺术,那一定是米开朗基罗;是文学,那一定是莎士比亚。而且,它一定是比这些都更伟大的存在。
P32:巍峨的群山和深邃的冰川让人情不自禁地感慨冰与水的神奇魅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