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之城是圣经里的名字,现实中的她就是约旦的佩特拉。
佩特拉,这座玫瑰红的城市曾在《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变形金刚2》,《夺宝奇兵》......荧幕上大放异彩。

佩特拉,是约旦南部沙漠中一座神秘的古城,古城建在海拔1000米的高山峡谷中,几乎全部是在岩石上雕凿而成,岩石的色彩呈玫瑰红色,故曰玫瑰之城,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2007年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对这座圣经中传奇的城市,无数的文人在这里留下过诗句,但所有的文字描述都无过于诗人约翰.威廉.伯根诗中的那几句:
“你似乎并非出自人类的创意之手,
而是反复无常的神之设计所为,
仿佛你的岩石被施加老道的魔法,
独具一格地永恒静谧与美丽 。”
每每读到这样的诗句,便想象着其中的传奇与美丽,心中就会燃起哪一天去看看的想法。
2017年4月12日,心中吟诵着这样的诗句,我来到了佩特拉,去寻找着那份独具一格的永恒静谧与美丽。

进入佩特拉首先要走过一段1公里多的砂石土路,这段路还比较宽,可以坐马车前往,也可以步行,我选择了徒步,这样可以更好地观赏周边的古迹。

路旁岩壁上开凿着各种洞穴,那是纳巴泰人的墓葬。
形状如方尖碑样的墓室是仿照埃及特色的墓葬。
然后还要经过一道高高的,深深的,蜿蜒曲折的,名为西克的幽深峡谷,峡谷蜿蜒深入直达山中的岩石要塞。
当我来到了这又窄又深,峭壁如刀劈斧削成一线裂隙的峡谷边,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就是进入佩特拉的唯一的入口,近百米高的绝壁,幽深曲折,成为了天然的屏障,即抵挡了恶劣的环境。

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进入后的峡谷被称为“蛇道”,西克(Sig)纵深1.4公里,是由悬崖裂缝形成。

悬崖裂缝形成的绝壁小路,高近百米,最宽处6~7米,最窄处约2米,仅能通过一辆小车。

抬头仰望那玫瑰红色的峭壁,几乎和天连在了一起,站在这里,即震撼,又感叹,感叹大自然如此的杰作,让我叹为观止。

行走在亿万年前因地震和地壳运动拱起形成的蛇道中,看着色彩斑斓,曲折蜿蜒,充满未知的前方,更多了些许神秘感。
雨水侵蚀的岩壁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橘红色的光芒,延伸的扭曲岩层中不同色彩的条条波纹,像一幅色彩浓重的抽象画。

眼前的这块石头,酷似大象,再换个角度,又似一条鱼,天然的石雕,风与雨的杰作。

当中原大地还在春秋战国诸侯混战时,佩特拉已是纳巴泰古国的都城。深深峡谷的石壁上,开凿出长长的输水渠道,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高超的水利工程技术可见一斑。

光线透过一线天的缝隙,照射在峭壁上,往来的游人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抬头看,沿途的崖壁上有纳巴泰人开凿的神龛,祭坛和墓塚群,

每一处残记都是岁月的记忆。

右边是人的脚,左边是驼的蹄,这些古老的雕塑又为何意?我看了看,想了想,莫非是人拉着骆驼在一起........也许其中的含义永远是个谜。

我走过四十几个国家,哪里都有以卖艺为生,但在这悬崖峭壁的深谷中还能遇到,颇有点惊奇。

约旦女孩热情又美丽,她们似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给我的旅行添加了新意。

约旦的警察温和而机智,让我们的旅行安全又随意。

偶尔有载客的马车从峡谷深处奔驰而来,清脆的马蹄声让我恍惚穿越千年......一时间不知身在哪里。

道路越来越窄,悬崖越来越陡,光线越来越暗,恍惚间,悬崖裂缝中透出一道光亮,我正想长舒一口气,一道天宫之门被打开,扑面而来的是让我不能直视的玫瑰红宫殿.........

这种走出极限,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不由得屏住呼吸,突然而现的,阳光照射下依山雕凿的巨大的罗马圣殿,让我震撼,惊奇!

这就是佩特拉古城最著名的人工建筑~法老宝库,也叫哈兹纳赫神殿。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拍摄地。

这座雄伟高大的神殿(高130英尺,宽100英尺),有六根罗马式门柱,分上下两层,直至洞顶,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上的3个石龛上分别雕有天使,圣母和带着翅膀的战士的石像。

宝殿那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彩,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无比神奇。
面对眼前鬼斧神工的天然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我,除了敬畏,真的是无话可说了。
有人说这里曾收藏着纳巴泰历代国王的宝藏,也有人说这里曾是一处皇陵。

我远远看去,依稀是座刚竣工的宫殿,整个宫殿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是山体的一部分,真是一个雕刻在岩石上的梦幻王国。

几千年前的古人,要有怎样的智慧和毅力,才能建成如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建筑,古纳巴泰人有着怎样非凡的创造力。

古罗马的墙柱,身着戎装的仿古纳巴泰勇士,游走其间的骆驼.....也许纳巴泰人相信,死去的人会在这雄伟的宫殿中得到永生....这里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

哈兹纳赫神殿附近是佩特拉古城的中心地带,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牵着骆驼和驴子的贝都因人也在这里兜售生意。
佩特拉一天的门票合人民币五百元,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仍络绎不绝。

从这里前行去逛古城的街市可以骑马,这是马匹的集散地。
沿山谷转过山脚,继续前行,眼前赫然的是一座纳巴泰时期的古罗马剧场,剧场完全是开凿在崖壁上,看台呈扇形,沿山势排成台阶,规模宏大,可容纳6000人,且视野良好。可见古王国曾经的辉煌,剧场后面的山崖上是鳞次栉比的石刻宫殿式的墓葬群。

纳巴泰的歌者曾在剧场吟唱史诗, 而我眼前的景色何尝不是一曲动人的史诗!

剧场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城市依山的坡度而建,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悬崖绝壁环抱,城墙天然而成,虽然已经风化的所剩无几,但当初的规模,气势可想而知。

我边走边看边想,在玫瑰色山岩和漫天黄沙中,在历史感的古遗迹前,感受着古时佩特拉人的生活,猜想着纳巴泰的佩特拉是怎样一个不解的谜。
曾经是那么的繁华与宏伟,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的无影无踪,没有尸骨,没有典籍,仅有的可在石崖上的一些图案文字,至今未能破译。留下的这座古城,让现代人去思索,去探秘。
我想沿着石阶爬上佩特拉山谷的最高点献祭台,一探究竟,但时间真是匆匆太匆匆了,总是留有遗憾,唤我再去。
沿途有一些卖纪念品的小摊和小店,一位白人女士盘腿坐在一个小店中,我一边欣赏那些琳琅满目的纪念品,一边与她聊天,原来她来自英国,十多年前因喜欢上这里,便留了下来。她还告诉我,前面山崖上的古老的岩洞中还有酒吧.......
酒吧?哇,想象不到吧,在那昏暗的岩洞中,当昏黄的灯光铺泻在千年岩壁之间,听着低缓如诉的音乐在岩壁间回荡......
此时若呆在那里,该真不知身在何处了,是岩洞,是藏宝库,或是圣殿,还是墓穴.......如能有一次这样的神秘的体验该是多么离奇。
也许在佩特拉,什么样的奇迹都会有。

如果继续向前走,经过立柱大街,然后还需要两个多小时,爬过5公里崎岖难行的山路,便可以来到一座修在山上的代尔修道院,但时间是远远不允许了,只能就此返回。

这座隐藏于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的神秘玫瑰古城位于约旦南部沙漠,海拔1000多米的峡谷中,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2000多年前,阿拉伯文明便在此落脚了。

这是史前时期,古纳巴泰沙漠商队建立的一座城市。当时这里是阿拉伯,埃及,叙利亚,腓尼基之间的交通要塞,是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贸易之路上的必经之地。

我在想,这里也应该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于是脑海里浮现了骑着骆驼的商人正带着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走向更远的地方。
公元前一世纪,是这里最繁荣的时期,公元106年被图拉真的罗马军团征服后,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成为罗马帝国通往东方商路上的重要枢纽。
当时这里的人口达三万之多,后来因红海贸易兴起而替代了陆上商路,埃及的亚历山大兴旺起来了,佩特拉则逐渐失去了作为一座城市存在的基础。公元363年一次巨大的地震夷平了佩特拉除去用山峰雕就的坟墓外的所有建筑,活着的人默默地放弃了曾经辉煌的古城,在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占领时,已是一座空城。

佩特拉的建造者纳巴泰人,在我的心中始终都是一个充满了迷惑的民族,他们建造了佩特拉,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商路,却似乎在一夜间就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让人
无法寻觅。鼎盛时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却始终将都城定在高山峡谷,易守难攻的佩特拉。

佩特拉以它惊人的美丽和古老,展现了比文字更久远的历史,更险恶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我一路走过的即是风貌,也是历史,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也惊叹人类的各种文明曾在此交汇。
如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J.W伯根一首诗中的一句:玫瑰红城的岁月是时间一半的久长。
一个佩特拉,半部人类史。

盛极一时,弹指间又灰飞烟灭,沉寂千年......留下更多的是问号让现代人去思考,去探索。
感谢那位喜欢阿拉伯文明的瑞士学者,探险家约翰.路德维格.伯克哈特乔装成阿拉伯学者,冒着生命的危险,在1812年,在他的向导带领下寻找到了传说中失落的玫瑰色城堡,发现了古罗马历史中描述的仙境般的土地,让我有机会目睹它的神奇。
谢谢浏览,预祝新春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