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情感原创 |

这里曾经是富强的拜占庭帝国;这里曾经是辉煌的东罗马帝国;这里还曾经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哦,曾经响当当的三大帝国.....
这里有宏伟的蓝色清真寺;这里有华美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里有曾经繁华的以弗所;这里有荷马留下华章的地方;这里还有让人魂牵梦绕的帕穆卡莱;这里更有沟通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古代三大帝国的首都:公元前668年麦加拉(megarian)族首领拜占斯就率先在这里建立了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庭。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斯坦丁大帝将此城扩建了五倍,赐名为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残墙今日仍可见到。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该城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直到20世纪初。
伊斯坦布尔,一座永不陷落之城。

P1
我和我的队友一起乘坐游船沿着蜿蜒的海岸游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咽喉要道上,深蓝的海水起起伏伏,愉快的海鸥漫天飞翔,大小船只穿梭往来......
海峡长30多千米,这是一个由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一个天然海峡,它是进入黑海的唯一通道,想当年,我们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瓦良格号),就是花费高昂的保证金才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底下拖过来的,可见这座大桥的巍峨。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伊斯坦布尔成为唯一一座横跨欧亚大陆的城市,也让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就成为列强国家争夺的地方。

P2
这就是连接欧亚的穿越之桥~欧亚大陆桥,中间的水域是马尔马拉海,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点。

P3
奢华贵气的多玛巴赫切皇宫,多玛巴切新皇宫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欧洲部分,绵延600多米,始建于1856年,正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多玛巴切在当地被理解为“填海而造的花园”

P4
新皇宫附近的多尔玛巴赫切清真寺,建于1708年~1710年,由苏丹艾哈迈德三世的母亲所建。
两岸的建筑诉说着奥斯曼帝国曾经的辉煌,变换的景色犹如流动的盛宴,让我目不暇接。前一分钟还在繁华的欧洲,后一分钟就来到悠闲的亚洲.....也许这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魅力。
2016年12月3日在地中海的微风中,我投入了你的怀抱,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风吟浪语中,我仿佛听到了你忧伤的细语.....
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别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六根尖塔,象征着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
它是十七世纪初由伊斯兰著名古典建筑师锡南的得意门生Mehet Aga设计建造,整个清真寺没用一颗钉子,经历了数次地震却没倒塌。
因清真寺内墙面全部用蓝白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而得名,它是伊斯兰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同时还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

P8
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建筑的典范,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最精美建筑。
大教堂是公元330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6世纪时查士丁尼大帝再建,1453年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随后改成了供奉安拉的清真寺,在四周竖立起四座宣礼塔,现在变成了阿亚索菲亚博物馆。
经历了政治的更迭,宗教的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可它依旧美丽如初。我来之前曾看过无数张它的照片,今天,当真正地站在它的面前,胸中涌动着一股热流,那种感受,觉得即使再远,再累,也值!

P10
以弗所常常被西方人称之为土耳其的庞贝,这个在《圣经》新约中就出现过的地名,早在公元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公元前10世纪由雅典殖民者在这里建立起城市。凭借便利的海上贸易条件,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曾繁荣盛极一时。是地中海东部地区最声名显赫的城市之一。然而几百年的变迁,基斯特河入海处逐渐被淤泥填塞,加之地中海地区频发的地震,以弗所难逃被遗弃的厄运......现在只有猫咪不离不弃......

P11
以弗所遗址中最有名的当属以弗所古城图书馆,叫塞尔瑟斯图书馆,塞尔瑟斯是当时以弗所的罗马总督(罗马时代,以弗所是亚细亚省的首府和罗马总督驻地),他去世后,儿子为纪念父亲,建造了这座华美壮观的图书馆,并用其父的名字来命名。由此也看出了当时对文化的推崇。

P12
迈入这美轮美奂,飘洒着书香的殿堂,如此大气辉煌的古罗马建筑,土耳其历史的精华在这里.....
望眼欲穿的历史,我迷失在以弗所的前世今生.....

P13
从以弗所到帕穆卡莱,我陶醉在爱琴海边绚丽的霞光中,不愿离去....
飘逸的云,多彩的秋.....

P15
愉快的钓鱼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P16
帕穆卡莱,也叫棉花堡,这里既有美丽的温泉,又有大片的古城遗址,是自然遗产和历史遗产的结合。

P17
人们大都喜欢白色的自然的棉花池梯地,对于山坡上零零散散的遗迹,游人很少。前基督时期建筑在南部山坡上的城堡,古代称为考洛西,现在还可以看到许多残垣断壁。公元前二世纪由帕加马王朝所建的西拉波利斯古城,至今还留有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和古坟场等遗迹。

我沿着大剧场的石阶一步步前行,内心被一次次震撼。

P20
一段一段惊艳的残垣断壁,记录了千年以前的美好.....

P21
从山坡上下来,黄土地上那一抹白色,仿佛是一片冰川,走进了又似一座巨大的白色城堡,白莲花般的玉阶像一层层梯田铺满山坡,涓涓细流顺着山势在山岩间潺潺而下,阳光一照便泛出孔雀蓝色的光泽......置身其间,宛如来到瑶池仙境,这就是世界闻名的棉花堡。

P23
走在千年的石板路上,回望闻名于世的帕穆卡莱,脑海中翻腾着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啊,古老的小亚细亚,那些曾经辉煌的让人惊叹的古迹,也没能逃过时光的蹉跎,也变成了废墟,而不远处的棉花堡依然洁白如玉,绿水如镜,大自然是多么奇妙,暮色中的我,又有着怎样的感慨.....
从东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安塔利亚古城卡勒伊奇有着漫长的历史足迹。从公元前2000年到15世纪,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众多文明,卡勒伊奇都曾经历过.....

P24
阿斯潘多斯Aspendos距离安塔利亚大约40多公里,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建于2000多年前,那里保存下来整个地中海区域最完好的古剧场。也是远古时代保存最完好的建筑。

P25
古罗马人的聪明才智在这里得以完整的重现。阿斯潘多斯有着完整的台阶,完整的廊柱,完整的舞台。
剧场有着独特的声学设计,回音效果更是匪夷所思,据说当年一枚银币落地都可以在观众席上听到。经过修缮,阿斯潘多斯剧场迄今仍然被使用着,每年夏季的安塔利亚歌剧节和艺术节都在这里举办。
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看歌剧,听音乐,一定会恍惚,会有穿越感.....

P27
卡勒伊奇古城广场中央,飘扬的星月旗旁,凯末尔国父护卫着这一方热土。

P28
站在广场边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纯净湛蓝的地中海海面波光粼粼,散布在贝伊山上,红色屋顶,白色墙体,嵌着老式木质门窗的奥斯曼式建筑比比皆是。红白蓝,感叹城市建设者对色彩的搭配相得益彰,让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幅靓丽的画卷。

P29
最醒目的还是直刺云天的Yivli Minare尖塔,它是安塔利亚的地标和象征,建于十三世纪。

P30
沿着老城弯弯曲曲狭长的街道来到地中海边的罗马海港,嗅着来自地中海的习习海风,看那装饰奇特的海盗游船和穿梭海面的游艇,美丽的地中海,我又一次在这里与你相遇。

P31
晨雨中我们又启程了,去往西黛(Side)古城。

P32
西黛是安塔利亚东边的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雨中,走在西黛的石板路上,静静的看着路面上的倒影,听着不远处地中海的涛声.....

P33
雨中,阿波罗神庙残缺的柱子孤零零地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地中海岸边,任凭几千年风雨的洗礼。云在聚集,雨丝在飞扬,孤傲的残柱在墨蓝的天空下,美的让人忧伤.....
每一次停留,每一眼顾盼,历史的尘埃无处不在。在每一处的残垣断壁中,每一处的斑驳古迹上,我默默地读着一段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这些历史的痕迹,这些时间的记录,记载了遥远的东罗马繁华,也刻录了今天的荒草萋萋。这中间有多少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战役,有多少悲欢离合的凄美故事,它们都埋葬在这片废墟里.....

P34
从西黛到卡帕多西亚,近8个小时的车程,一路行进在古丝绸之路上,途中有保存完好的古驿站,告诉我这里曾是繁华的商道。

P35
在卡帕多西亚,我们住进了格雷梅小镇上最具特色的洞穴酒店。所谓洞穴酒店就是当地人利用天然的石柱拦腰掏空而挖出来的石洞,洞里面清爽干净,卧室,客厅,洗手间一应俱全,夜里从洞中的小窗望去,,山坡上星星点点,灯光璀璨。关好门后,屋内漆黑一片,仿佛与世隔绝。清晨起来,下起了小雪,雪中的洞穴酒店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

P36
从餐厅回来,驻足在我住的洞穴前,仿佛童话故事里的片断......

P37
卡帕多西亚位于安那托利亚的腹地,以其童话般的斑点岩层而闻名,连绵不绝奇形怪状的岩石地貌使其获得了“月球表面”的称号。凭借着大自然的伟大力量,锻造出了世上独一无二的神奇地貌,这种地貌源于几百万年前五座大火山喷发出的大量岩浆冷却,钙化,凝固后,形成了形状各异的火山岩群,再经了几百万年的风化和雨水冲刷侵蚀,形成了今天这种奇形怪状的石笋,断岩和岩洞,这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焕发着慑人心魄的美,令无数旅行者魂牵梦绕。

P38
在这里,山岚起伏,沟壑纵横,沟壑和谷涧之中是一片片的石柱森林,林林总总的石柱冲天而立,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被形象地称为“仙人烟囱”,更被美这里被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最神奇的十大美景之一。

P39
乌奇萨城堡,卡帕多西亚最神秘之地。

P40
下雪了,热气球不能升空了,于是我们便骑行在有月亮表面之称的神秘峡谷中。

P41
我坐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边加拉太大桥下的酒店中,看天上云舒云卷,水中船来船往,桌上的鲜花飘来淡淡地芬芳,今晚我就要离开这里,我知道,我深深地迷恋上这个非凡的地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