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2013-11-03 11:57:40)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乍寒还暖时节的金秋,我来到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青州,寻寻觅觅中找到了“千古第一才女”易安居士李清照在青州的旧居。

 

还是在读中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喜欢李清照的作品,喜欢她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

 而她的人格也像她的作品一样令我崇敬,她即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即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知识,而且还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报负。

 

从她的作品:《醉花吟.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所表达的彻骨的爱,痴痴的念。

 

到:《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荡气回肠的心灵绝唱。

 

再到她流落到金华,登上八咏楼,面对南宋残存的半壁江山发出的感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那像一个流浪中的女子所写,倒像是一个亟待收复失地的将军或一个忧国伤时的臣子所作。

 

她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雄浑奔放的气势不比岳武穆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伶仃洋”逊色。

 

她的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更是道出了她的: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齐聚心头时,无法排遣的哀吟。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3

李清照似一枝清逸的菊花,立于南宋词坛,独对西风。

李清照人淡如菊,风神摇曳。300年南北宋之动荡,造就了她~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

 

去青州,探访李清照故居,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4:夏日里,轻泛兰舟,嬉戏于藕花深处,秋日里,流连于湖畔,悠悠碧水带走片片飘落的花瓣,满地黄花堆积,冬日里坐在亭子间,看雪花纷飞,腊梅怒放,晚来风急,春雨潇潇,点点滴滴,梧桐更兼细雨,雁过也,却是旧日相识.........

如今,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情无计可消除......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5:念易安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今日又添一段新愁。


 一池秋水,一座曲桥,一个凉亭掩映在绿树丛中,一片如诗如画的幽境,一所恬静的小院,坐落在此山水间,这就是李清照故居。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6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7多少事,欲说还休。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8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9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10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11:李清照和赵明诚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除了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他们还有更相同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青州,是他们共同生活中最美满的一段。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12

    这是一处青砖灰瓦,砖木结构的四合小院,不大的便门,门头上有著名词人萧劳所书“李清照纪念馆”。院内主厅三间,坐北朝南,曰“归来堂”,东,西,南三面为“人杰厅”,“金石斋”,“词廊”。另有花木,假山石点缀,使这座小院显得格外清淡素雅,古色古香。

 

这就是19895月修复后的李清照纪念馆。

 

小院内空无一人,草木寂寂,秋风习习。此时的易安居室,门正好开着,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我,归来堂也不见明诚身影,于是乎,我觉得他们是否荷丛荡舟,沉醉不归?就像她在词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13

 

青州归来堂,是赵明诚和李清照为了躲避权臣蔡京唆使私党弹劾灭门之祸而隐居之处,这里曾是赵明诚之父赵挺之的宰相府。在这里,李清照协助赵明诚收集金石,鉴赏书画,撰写珍本秘集,整理校勘史书.......共同生活了十几年。这里的隐居生活是他们生活中最幸福的一段。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14:多少事,欲说还休。



 故居外泛着微波的洋溪湖连着南洋河,李清照的词就像这流淌不息的南洋河水一样,被后人吟诵着。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苦难与辉煌,也许只是历史的一瞬,在时光的打磨下,总会或多或少失去当初的润泽,变得平淡。但,那些千古名句却是刻在我记忆里的永恒,像驱不散的魂魄,悄悄地潜入了骨髓,伴着我生活了几十年。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15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16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17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18



    顺着洋溪湖畔前行,一路湖水潋滟,花木隐翳,竹柳翩翩,古木交叉,一条通幽曲径,将我引到范公亭。范公亭是为纪念范仲淹惠任青州知府时,体恤民情,以范公井之水配药,治疗流行百姓中的眼疾,一时成为流行千古的佳话。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再次被贬后,途径岳阳楼写下的千古绝唱。天下事,似桑田变幻,如大地沉浮,为贫穷,和落后而忧,为繁荣和富强而乐,此乃人之常情,而范公此言贵就贵在先忧而后乐,写出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所以此种精神才被千古传颂。


   而我对范文正公的了解还是源于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岳阳楼记》。尤其是那句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在年少时就已铭记在心,成为勉励自己的佳句。而他的《渔家傲》,《苏幕遮》,那苍凉豪放,感情强烈,也是我所喜欢的作品。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20

 范公亭为六角飞檐,顶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井亭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展示了后人对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品格的慕念。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1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2:三贤祠外墙。

 亭东有三贤祠,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欧阳修,富弼之所。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3:三贤祠中的范仲淹雕像。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4:三贤祠中的欧阳修雕像。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25:我对欧阳修的知晓是源于儿时常常听到母亲背诵他的《秋声赋》。“欧阳子房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至今仍能背诵其中的部分。听多了,渐渐也明白了文章的意思。

欧阳公写出了秋心与人心,秋意和人生的和谐,他把无形,无色的秋声,变成为可听,可见,可感,具体生动的美妙的自然现象。把秋声,秋景和秋感融合到了一起。让我领略了秋的内涵。

后来读了他的《醉翁亭记》,《踏莎行》,《蝶恋花》.......更是喜欢上他的作品。其实,《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才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6

范公祠居中,内有范仲淹雕像。欧阳公祠和富公祠故址原在城西瀑水涧之侧,明末移建于范公祠左右,故统称三贤祠。清顺治18年,青州知府夏一凤重修这里。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7

 

范公亭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老干虬枝,需几人合围。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仍枝叶繁茂,生机盎然。院门南侧种有翠竹,让这古院落越发显得清静幽雅,生机勃勃。

 

古树本身好似一个重要的文化历史符号,它见证了延绵不绝的历史过程,体现了人们对范文正公,欧阳先生,富公的景仰之情。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28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29:青州博物馆院内。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30:金石录原本。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31:殿试状元卷真本。

 

作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青州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青州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座县级一级博物馆。那里是璀璨夺目的青州文化历史的缩影,徜徉在历史的长廊,我领略到了古青州的人文历史风采。那里珍藏着各种文物达两万多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万历年,殿试状元卷真本和“东方的维纳斯。”(偷拍也没拍成,两个警卫看着我一个人,当时我想:若像博友世外桃源想象的,以后人的眼睛可以是一台照相机,只要眨下眼,照片就拍完了,那用在此处可是最好不过了)。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32

 

 青州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也是汉朝十三州刺史部之一。远在大禹治水时,按照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青,徐,杨,荆,豫,冀,兖,雍,梁九州,青州便是其一。

悠悠古青州!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33:古老沧桑的老街。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34:斑驳的小巷。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P35



齐鲁情未了~印象青州 P36

 走在青州的古街上,青石板的街道,黑瓦,青砖,红栏,白墙,透着浓浓的古风雅韵,。飞檐高挑的门楼店面,经营着文房四宝,古玩字画,洋溢着古文化的韵味。行走其间,仿佛回到清明上河图的年代。

 

 

    青州,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件,出现过无数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有刚直威猛的文官武将,有成就卓然的科学家。历代有六人高中状元,十三人官至宰相。寇准,范仲淹,富弼,欧阳修先后知青州。王曾,燕肃,贾思勰,陈梦鹤,赵秉忠等青州籍人物更是灿若星辰,展现了青州人多姿的风貌。历史上文明遐迩的郦道元,李白,杜甫,李邕,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都在青州留下了足迹,为青州文化历史增添了靓丽的风采。

青州,可谓人杰地灵,可谓卧虎藏龙之地。

祝福青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