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走进南非(三)~在比勒陀尼亚先民纪念馆感受布尔人先民的拓荒之路

标签:
杂谈 |
P2
P3:大迁徙时的路线图,观赏者可能是布尔人的后裔。
P4:布尔先民大迁徙时用的牛车模型。
1806年,日不落帝国占领了开普殖民地,在开普敦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的一个补给站。1834年南非历史上一次极端艰辛的大迁移开始了。居住在开普敦的6000多布尔人为摆脱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寻求另一个自由天地,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将他们的财产和家具绑在篷车上,携带家眷,向北方与东方前进。这是一段非常漫长的路程,与土著人的纷争,缺乏食物,疾病侵袭,无数人倒在这片土地上。最为惨烈的是在于祖鲁人的战斗中,他们先遣部队的117人在1838年2月6日中了当时祖鲁人头领丁刚的“鸿门宴”而全部遇难。为了给先遣部队报仇,1838年12月16日在今比勒陀利亚先民纪念馆这里,与丁刚等祖鲁人大战三天两夜,战胜了祖鲁人,击毙丁刚。
布尔人经过漫长而艰难的1600公里路程迁徙,终于在如今的比勒陀利亚地区定居下来。
荷兰先民在战胜了南非原住民后得到了生存的地盘,但双方在战争和杀戳中也建立了仇恨,由此导致了荷兰人后裔的种族歧视政策。
登上117级台阶,来到纪念馆外宽敞的平台上,近距离地欣赏这座精美的,有着非常厚重雕塑感的建筑。
P7:联合阵营总督彼得.瑞提夫,他中了丁刚的“鸿门宴”,他和他的儿子及其它先遣队员117人一起被杀。117级台阶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设。
建筑物的每个角上,分别有一座与建筑物融为一体的花岗岩人物雕塑,他们分别代表三位著名的沃特勒克斯先民领袖,第四位无名氏则象征着所有其它的先民领袖。他们分别肃立在四个墙角守卫着纪念堂,也守卫着英雄的荣誉。
P12:角马浮雕。
纪念堂外部上方的四周飞檐采用了锯齿形三角图案,并呈之字形蜿蜒曲折环绕,这象征着水和肥沃,突出表现了先民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
P14
P16:牛车浮雕。
P17:纪念堂的黑色锻铁大门及长矛图形象征着祖鲁国王丁刚的威力。
纪念馆内分上中下三层,英雄纪念厅在中层。大厅呈圆形,巨大的高穹,大理石地面及匠心独运的壁雕,向人们讲述了大迁移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日常生活。大厅内墙壁上镶嵌的27块白色大理石浮雕,这些浮雕是四位雕塑艺术家从1942年开始历经多年完成的。它描述了这段苦难史和国家独立时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27块浮雕在英雄厅内形成了一个合围的整体,与建筑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纪念厅内四个巨大的拱形窗口嵌镶着比利时风格的玻璃。大理石地面水样的图形向四处流淌漫延,象征着冲向自由的波浪。
P21:先民纪念馆地下空棺厅中的石棺。象征了大迁徙时牺牲的所有先驱的永久安息地。上面文字的意思是:“我们为了你,南非!”这是南非前国歌“南非的召唤”中的一句歌词。现在的南非国歌是由原来的“南非的召唤”和“上帝保佑南非”相结合而写成的。
P22:圆形穹顶上的小孔。每年的12月16日中午12点就会有一束阳光穿过小孔,照射到空棺的字上。象征着上帝的祝福。
P31:墙上的挂画。
P35:布尔时期的各国旗帜。
P37:站在先民纪念馆的观景台上远眺布勒托利亚市区。
值得深思的是:先民纪念馆建成于1949年。曼德拉1994年就任总统后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时至今天,荷兰人建立的先民纪念馆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害,而荷兰人征服南非的历史就在现在被黑人执政的国家而任由游客参观。我想:这也许就是彩虹之国多民族的包容,和作为政治家的曼德拉的大度与宽容,他能够唯物地,客观地对待历史发生的事件。由此也注定了曼德拉是一位载入史册的伟大人物。
这座为了纪念那些于1834年至1835年其间,最早进入南非的欧洲先驱者而建立的先民纪念馆是由著名建筑师Ger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