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狮城~新加坡(一)~城市建筑

标签:
杂谈 |
动感狮城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由新加坡本岛和周围几十个小岛组成,总面积682平方公里。
新加坡原称“淡马锡”(Temasek)意思是“海城”。18到19世纪是马来西亚柔佛国的一部分,19世纪沦为英殖民地。二战时,1942年~1945年,被日本统治。1956年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9月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领导下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
传说在远古时代,苏门答腊的一位王子,在海上航行时,船被暴风雨刮到现在的新加坡岛上,在岛上,王子看到一个像狮子一样的怪兽,于是便命名该岛为“新加普拉”“Singapara”梵文的意思是狮子(Singa)城(Para)于是便有了“狮城新加坡”这个名字。
当飞机降落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映入眼帘的是养眼的绿色。
新加坡是个绿色的花园城市,绿色覆盖了整个城市。出了机场,沁人心脾的花香迎面扑来,整个城市被绿色拥抱。
坐在大巴上观看,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新。绿叶和花儿布满了街头巷尾,粉红和淡紫的花朵附在自由伸展的枝条上,在和风的吹拂下摇曳着。
到新加坡,必去之处应是位于伊丽莎白路前面的新加坡河地区。贯穿于整个城市的新加坡河是新加坡的生命河。早期移民,依靠这条河来维持生计,新加坡的历史,经济和社会文化都是沿着这条河流发展壮大起来的。现在,这里是新加坡的经济中心。河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是这个国家经济繁荣的象征。那座棱角分明,形状中隐约透露出一个“贝”字的,是中国银行,那是贝先生的大作。还有那形如八卦的大楼也是著名的金融机构。这些别具风格的大厦倒映在新加坡河水中,相互辉映。
沿着过河大桥来到河对岸,一座小型的狮身鱼尾像映入眼帘,狮身是混凝土制作表面上覆盖了陶瓷鳞片,据说,这是新加坡著名工匠林浪新先生的作品,精致细腻。
来到伸向河中的栈道上,倚栏而望,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坐落在新加坡河的入海口,这就是毗邻滨海湾的滨海艺术中心。它外观呈独特的双贝壳形,让我联想起了悉尼歌剧院,它宛如两只大榴莲的圆顶,赢得了“榴莲”的称号。它内部有容纳1600人的音乐厅,2000个席位的剧院……
最高法院旁是政府大厦,也是1945年日本人向蒙巴顿勋爵投降的地点。它的高度比最高法院矮一点,表示:在新加坡法大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