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满江西(五) 神奇龙虎山

标签:
杂谈 |
一早从上饶出来,直奔鹰潭南郊,泸溪河畔的上清古镇。这座千年古镇有着浓郁的道教文化。镇名的来历出自道教。“上清”就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灵宝天尊”所居住的上清仙境。小镇的路用泸溪河里的鹅卵石铺成,经过泸溪河水的冲击,上千年路人的脚底打磨,光亮圆润。路的一边是沿河而建的吊脚楼,退了色的木门、木窗、木墙,告知了小镇的古老。吊脚楼的缝隙间,一条条窄窄的小路通往河边。路的另一边是临街而建的老房子,下面一层多为店铺。
我要去的是位于镇上中部,具有道教祖庭之称的天师府。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居住的地方,建于1319年,(道观元延佑六年),是中国道教四大名观之一(武当、青城、齐云、天师府)。天师府的位置很有讲究,门临泸溪河,背靠西华山,左右青山怀抱。是“前有照,后有靠,青龙白虎两边抱。整个府第由大堂、后堂、私堂、书屋、花园、万法宗坊等部分组成。内分大门、仪门、大庭院、三省堂等,层层迭迭,曲径回廊,甬道贯通,楼台殿阁,龙柱金壁,雕梁画栋,堪比曲阜的孔府。府第内种有许多古樟树,郁郁青青,衬托着宏伟的殿阁,清幽而不失豪华。这里即是府第又兼封建衙署,是张天师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现在的张天师已是张道陵的第64代孙子了。我对宗教知之甚少,对道教可谓“无知”,觉得其很神秘,甚至有点怪怪的。所以对府第里的一切不敢妄拍照,生怕犯了忌。但府第内有一卖纪念品处
天师八卦宴是很有名的。本想见识一下,当地的朋友说:我远道而来,十分辛苦,弄来元鱼给我补一补,客随主便,喝着汤,吃着不知名的菜蔬,倒真精神起来了。
龙虎山的崖墓可谓一绝。从泸溪河竹排上眺望,隐约可见一个个岩洞口钉着木桩或封着木板。洞内隐藏着崖棺。这些大约是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古越人的崖墓悬棺。崖墓离水面20~50米左右,也有的高达200多米。先人们抛开喧闹,选择在青山怀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安息。但在这下临深渊,地处绝壁的龙虎山,悬棺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呢?每天下午一点左右,在仙水岩有一“升棺”表演。这里河面很宽
在一串鞭炮声后,附近敲起了锣鼓,一个身穿黄色衣裤的男人,腰间系着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系在崖顶上的某地方。双手拽着一根粗粗的绳索,一步步沿崖壁外面倒退下来,退到一定位置,他两脚往崖壁上一蹬,身子悬空起来,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另一根从崖顶垂下的绳子。便在空中表演起“杂技”动作。作了几个表演之后,那人便到了崖壁上的一个岩穴处。穴内已搭好木架子,这时,那人扔掉一根绳子,双手抓住腰间绳索,在空中荡起来,再一用力,就跃到洞穴里。一会,崖顶又有一穿黄衣裤的人如此一样也荡到洞穴内。他将腰间绳子解下来,手里拿住一头,将另外一头垂到停在河里的小船上。小船上的人用这根绳子将棺木绑好,在一阵锣鼓声中,木棺慢慢被升起来,待升到洞穴处,洞内的两人将棺拉进洞穴。整个表演过程将近十五分钟。可惜我的前面人太多,站在船上,无法躲开,拍照不了。
看完升棺表演,鹰潭的朋友王先生同我讲,当地一位搞人事工作的干部看完之后,总结出如何才能“升官”的道理:1、下面要有人吹吹打打来捧场,2、上面要有人提携,3、中间还要有合适的位置。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讲得真是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