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鬼城

(2010-11-07 21:29:18)
标签:

杂谈

魔鬼城这个词极具吸引力,它会让人感到一种无名的恐惧,也会让人想深入其中探其究竟,亲身体验一下它的魔力。魔鬼城

我在新疆旅行时有过这样一段经历。那是十月中旬的一天,一早从乌鲁木齐出发沿217国道到克拉玛依,而我要去探知的魔鬼的城堡就在克拉玛依北部100公里处,准葛尔盆地边缘的乌尔禾镇,称乌尔禾魔鬼城。克拉玛依原本是个荒凉的地方,小时侯唱的一首歌的歌词还能记得其大概的意思:克拉玛依我不愿走近你,漫漫的黄沙像无边的大海、、、、、其荒凉的程度可想而知了。油田的开采,让这遍野砂石的茫茫戈壁上钻塔巍然挺立,亘古的荒漠上建起了石油城。而乌尔禾并不是石油城所在地。那里可能仍然是茫茫戈壁。

也许是怕那里太荒漠,或许怕不安全,乌鲁木齐的朋友娄先生特意请了一位女士和一位车技高明的苏先生与我一起前行。到克拉玛依后,会同了那里的杨斌先生和一位司机,两台车,五个人共同前往。看这阵势,我揣摩着那地方可能比想象的还要荒凉。因为当地蒙古族人称之为“苏木哈尔”,哈萨克人称它为“沙依坦克而西”,意思都是“魔鬼出没的地方”。难怪我在车上问苏先生:城里有人住过吗?苏笑着回答我:没听说有人住过。

魔鬼城

   当我们的车开进这座城池里时,展现在我面前的是:遍地黄沙,寸草不生,各种奇形怪状的嶙峋怪石夹杂矗立其中,这些怪石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有的呈褐红色,有的显青黛色,有的为橙黄,有的是灰绿色,这五颜六色的怪石在周围黄沙的映衬下,分外醒目。城内没有路,漫漫的黄沙怪石形成了条条龙脊,座座城堡的景状。车无法行走,我们下来边走边看,纵横交错的风蚀沟谷是城中的街道,石柱和石墩是沿街而建的楼群。杨先生来过这里搞摄影创作,对这座“废弃”的古城街市比较熟悉,在他的引领下我们上到了一座“小山”上。魔鬼城

    山的四周各种各样的怪石光怪陆离,好像一个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城堡群,那些光怪陆离的怪石所呈现出的各种不同的古怪姿态,就是大大小小城堡的组成体,它们高高低低,参差错落,有的形似古堡,垛堞分明;有的像破旧的城墙,门楼宛然;有的似古老的神殿,傲然挺立;有的一个个单独伫立,好像古希腊的神柱;有的高耸挚天,似哥特式教堂的塔楼、、、、、还有的像巨大的蘑菇,静卧的走兽、、、、、让我目不暇接,浮想联翩,我觉得眼前的景象如海市蜃楼一般迷幻,可又实实在在地呈现在面前。趁着落日前的余晖,我们赶紧拍照,拍下这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形成的特殊地质景观。魔鬼城
魔鬼城

看着这千奇百怪的“雕塑”作品,我不得不感叹千百万年来流水侵蚀,风力旋磨的威力和地壳的变动带来的沧海巨变。据说大约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这里是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上长着茂盛的植物,湖水中栖息繁衍着剑龙、准葛尔翼龙等远古动物。两次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砂岩和泥板岩交杂的陆地瀚海。而魔鬼城又正对着它西北方的成吉思汗山和哈拉阿拉特山夹峙所形成的一个巨大的峡谷风口,一年四季,日日有风,小则56级,大则89级,甚至10级,风不断剥蚀地面,形成了深浅不一的风蚀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成奇形怪状的风蚀石柱或石墩,铸成了风的杰作~一座千姿百态的“城池”。几年前,我在电影《英雄》里又一次看到了这座神奇古怪的城池。
魔鬼城

落日的余晖将座座城堡雕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天快黑了,起风了。我已明显地感到沙砾打在了脸上,天地间开始变得昏黄,风正在犬牙交错的岩石空隙中肆意穿行,激荡回旋,发出令人恐怖的怪叫声,似狗吠狼嚎,让人不寒而栗。我们不仅加快了脚步,跟随杨先生在沟壑丛生的城中小路上撤离出去。当时我想:幸亏有杨先生带路,否则我们非迷失在这座魔鬼的城市中,听风神演奏那神秘古怪的歌了。上了车,我才发现我的相机皮套遗失在“城中”算作是送给风神光临的礼物吧。

回到克拉玛依,坐在高层宾馆温暖的房间里,拉开窗幔,窗外是这座石油城的夜景,繁星和点点灯光对视,夜是那么宁静,此时的魔鬼城该是什么样子?我想若是能在城内露宿一晚,体验一下夜晚风起云涌时,残月下,在凄凉怪异的城堡中,伴着风的节拍入睡,一定有点探险家的味道,但,那是需要一定的胆量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