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琴时间从哪里来?

(2019-12-04 10:30:37)
标签:

钢琴

钢琴老师

琴童

琴童家长

音乐

分类: 钢琴教学

l  李仲泉

“老师:最近孩子作业多,没时间练琴,这周就请假了。“

“老师:孩子最近忙小升初,没时间练琴,想听课一段时间。“

“老师:孩子最近学校学习跟不上,想把钢琴停一段,等正常了在继续。“

——做钢琴老师的对这些话都不陌生吧?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如果你信任我,我们就聊聊练琴的事。如果你不信任我,以后也就别来了。”

作为读者的你,如果信我,就读下去;如果不信,现在就离开。

一天24小时,你孩子不比别人少;他也没有去月球,天天都能跟钢琴见着面。怎么就没时间了?——还有你认为更重要的事,钢琴可以靠边,无非就是这个逻辑。

在你那里,更重要的事是什么:做作业、做作业、做作业……

显然,作业是练琴最大的敌人!

可是,别人家的孩子也做作业,而且成绩也特别好,琴练得也很好,这是怎么了?——人跟人怎么就差距那么大?

做教育,我从来不否认差异。问题是大多数差异都不是先天的,一般而言,0-6岁,孩子的有关思维、行动(包括学习)的品质和习惯就基本养成了。在这六年里,你的说话、举止、决策、习惯、性格都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等到上小学,你把他交给老师时,实际孩子已经是个“二手学生”了,第一任老师是你自己。(所以我工作室收学生,对于6周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测试下来发现孩子的综合发展水平在同龄孩子中处于后30%,是一定不收的。钢琴太难了,这样的孩子还是不建议入行,去参加一些简单的益智类活动算了)

如果对这个二手学生的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综合分析,需要心理学家的帮助。我这里只提对学习影响最大的“习惯性因素”——行事的效率。

磨蹭的孩子最要命!磨蹭说明: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于他的难度可能要大于别人。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他的意志品质明显弱于别人。无论哪种情形,都说明早期教育是不成功的。——别跟孩子发火!要记住,磨蹭的责任在你自己,现在的他是你的教育结果。

“快刀斩乱麻。”当你不懂学习、不懂教育、不懂一切时,就记住一点:给孩子的所有任务加上时限!

今天,语文作业30分钟,数学20分钟。手机加闹钟,到时就停,没做完也停,然后下一项。50分钟过后,检视刚才的过程,为什么完成不了?然后给没有完成的加5分钟或10分钟,要确定,不要有机动性,再次限时完成。——讲了这么多,就只有两个字——“限时”。其它不变。

我女儿小学时,数学特级教师赵啸萍老师对她说:“学习的奥秘就是把每一次作业当成考试对待。”考试和平时作业的最大区别就是时限,有时限就有紧张度,有训练强度思维水平就会提高,然后一切一切,慢慢都会改变。

所以,你做作业时间比别人多、你需要上没完没了的辅导班、你需要把吃饭时间都省下去忙功课、你需要排着队去找名师补课……因为,因为你现在就是一个弱者,因为你没有基本的时间管理,所以慢慢积累下来成了弱者。那些补课、辅导其实都是舍本求末,甚至是饮鸩止渴。

我们的大脑,越是思维速度快,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严谨程度就越好,反之则越差。

练琴时间从哪里来?从学习效率中来。此其一。

第二,不要认为,规定晚上700-800为法定练琴时间就万事大吉了。

早晨700去学校,现在650,可以练10分钟;

中午1140到家,午饭1200开,可以练20分钟;

下午430放学到家,可以先练20分钟,然后做语文作业,语文完了练20分钟;

晚上,数学完了练20分钟,830睡觉前再练10分钟……

这,一不小心今天练了100分钟。

家里的钢琴,琴盖就一直开着,盖个琴布,乐谱就翻着。想弹了就坐上去。“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坐上琴,3秒钟就能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素养,一种能力,这是心灵强大的标志。

少吃多餐,有益健康,弹琴也是这样,对于学习者而言,一次连续练习60分钟,效果可能只有同等时长分成多次练习的一半。

我很多学生都在读初中高中,中考前一般也只停课一两个月,实际上这段时间他还是弹琴的。从五六岁就弹琴,一直到近二十岁,将来他是一个会弹琴的律师,或是一个懂音乐的建筑师。有了好的时间管理,才有练琴时间,才会有健康的趣味和理想的生活。

 

2019/12/4

(李仲泉,独立学者,音乐课程论专家,1709钢琴教室创始人兼领衔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