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大亨”汪洋述说击毙阿部规秀的一些细节

2022-03-16 22:29:56
标签: 传奇 事实 史实

       活跃在抗日前线--晋察冀战场的八路军抗敌剧社的文艺战士们其中有很多很多后来的文化大家,其中就有红色电影事业奠基者之一的汪洋老前辈,汪洋老前辈后来也赢得红色电影“大亨”的美誉。

       汪洋在其回忆文章中写到过击毙阿部规秀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我整理一下发到这里:

       .........简单地喝了两口水,吃了些干粮,杨九坪连长带着我们重回803阵地坚守。太阳快下山时分,周围阵地上又响起了枪炮声,我们这边却依然没接到任何新命令。

二喜抚摸着刚准备好炮弹的四号大炮(应该是迫击炮吧),极目四望,忽觉哪里不对,推了推就要昏昏睡去的我(汪洋),低声说:“哎,你看那边三个山包包。”

        我一下子打起精神,眼睛拼命聚焦观看,总算看到其中一座山上有几个人影在晃动。

      二喜在我耳边直咂巴嘴:“雁宿崖正打得热闹,老乡咋跑出来了?”

     季明凑过来,说:“是啊,看着还不慌不忙的。”

      “看!”杨九坪连长聚精会神紧盯目标,说:“他们过小河了,进河沟南面那个院子了。”

       冬日,太阳一下山,天色立刻就暗了下去,我眯起眼睛,很努力才能看见那几个人影,他们在一座院落门口进进出出。

       “不对!”我忽然察觉到有问题。

       “咋啦,一惊一乍的?”杨连长责备。

       我略一思考,立刻用十分肯定的口气说:“那是教场村。昨天白天,游击队员带着我们剧社的另一批同志去帮老乡撤离,此刻,那里早就是一座空村。”

        不等我说下去,吴畏坚定地一咬牙,道:“所以,若是有人出没,只能是日本人!”

       二喜听完我们的话,睁大眼睛仔细观瞧,片刻之后,他肯定了这个观点:“对,像是挎着刀,只有鬼子的官才挎刀。”

        我将信将疑:“这么远你都能看清?”

       “他诨号‘千里眼’。”杨九坪连长说着,亲昵地给了二喜一个脖溜儿,然后,麻利地命令:“小栓,跑步下山请示陈团长(后来的开国中将陈正湘),就说发现教场村有敌情。”

        不一会儿功夫,陈正湘团长竟然亲自来到803阵地。

他端起望远镜边看边说:“看来,教场村成了日本人的临时指挥所,你们看,跨军刀的那个,正用望远镜观察我793阵地。”

       “一炮炸开他脑花!”二喜一阵莫名躁动。

       杨九坪连长眯起眼睛估算了一下距离,随后便说:“报告团长,直线距离八百二十公尺。端掉目标?”

       “等等”陈正湘团长举起一只手,似乎在犹豫什么,二喜却眨巴着眼睛,只等陈团长下命令。

       陈团长沉吟片刻,才开口:“炮弹最好能落在院外,不要毁坏房子,那毕竟是老乡的财产。”

       杨九坪连长没把握,问二喜:“喜子,你行吗?”

       “保证打好。”二喜一脸兴奋。

       只见他死盯目标,等那群人前脚刚走出小院,便连轰出两发炮弹,都精准地落在院子外。军用犬的凄厉狂吠过后,就看到有人倒地,接着便从小院外地势稍高处,往小河沟方向滚。

      “中了!”二喜高兴地咧出一口大白牙。

      还没来得及高兴,又有七八个人接二连三地从独立小院里跑出来,拖着伤员和尸体就往山沟里跑,二喜再次沉着瞄准,朝山沟死角处补了两发炮弹。隐约能听到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声。

        杨九坪显然有些心疼这四颗炮弹,嘴上却自我安慰着:“这也不能叫高射炮打蚊子,没白费!没白费!”

      

        陈正湘团长沉静片刻,说:“同志们,不要掉以轻心,战斗还没结束。神南庄一带还有大量日军没有进咱们的设伏圈。养精蓄锐,夜里还有一场大战。”

       是夜,在120师(证明贺龙的八路军部队参加了击毙阿部规秀的战斗)特务营的诱击下,两大股日军从上庄子、寨头方一带交替掩护着开进黄土岭,他们完全未发现两侧高地上的数千名伏兵。

      一声号角,激战再次爆发,敌军这才明白中计,想逃却为时已晚。数小时中,日军连续突围10余次,均被击退,眼看着人数被歼灭过半,余部被压至峡谷底部,投降、被俘的敌人不计其数。

       凌晨,北方天空飞来五架敌机,他们投下大量炸弹,几个阵地顷刻摧毁,局势瞬间逆转。

       我所在的迫击炮阵地连发数枚炮弹,击落两架敌机(迫击炮击落敌机?),却放跑了另外三家架,负隅顽抗的那部分残敌,也在敌机的掩护下,于次日中午,从上庄子一带突围,狼狈逃窜而去。

      满头是灰,脸上还挂着血痕的葛振邦,端着不知从哪儿捡到的一铤破机枪,从不远处战壕里爬出来。看着身边战友鲜血淋漓的尸骸,再看看仓皇远遁的日本兵,他声嘶力竭地喊:“快追呀!血债血偿!”

       工兵连的几名战士忙阻止:“同志,不要蛮干。鬼子往司各庄去,这就对了!二团和三团正在半道上等着,准备把他们来一顿包饺子!”

       一天两夜的战斗在险胜之中惨烈收场,我们顾不上劳累困倦,忙着打扫战场,收拾战利品,然后,找了一些地势高的山坡,掩埋战友的尸体,并做上简单的标记。

      为了避免大量敌军尸体腐烂传播瘟疫,我们又压着俘虏挖开一个个大坑,将鬼子的尸体也集体掩埋。

……….

(几天后)

        正说笑间,通讯员小白兴冲冲跑进屋,送来最新出版的《晋察冀日报》。

       接过报纸,习惯性地先翻到文艺副刊,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第三版上沙飞拍的两组战场照片吸引住了。阴云密布的天空,低掠而过的敌机,隆隆的炮火声,激昂呐喊着冲锋陷阵的战士……一切又重新回到眼前,那种恢宏、凝重,却又令人热血沸腾的感觉,也并未就此走远。

       小白见我发呆,硬是扣过我手上的报纸,指着头版文章,兴奋叫着:“副社长,你倒是看看这个呀。”

      我仔细一看,那是一篇名曰《黄土岭大捷》的文章,视线顺着铅字从左到右一列列读下去,竟看到这样一串无比美妙的文字,我情不自禁念出来:“战斗胜利与全军各部门大力支援是分不开的,其中也包括抗敌剧社同志们的血汗和泪水。”

      “这是登报点名表扬啊!”刘佳顾不得腿上的伤,兴奋地从炕上跳下来,拿着报纸跑到院里让大家回览,还不厌其烦一遍遍读着那句话。

       同志们无不欣喜,吴畏说:“哈哈,就冲这句话,我的眼镜摔掉一条腿儿也值了。”

葛振邦撩起薄棉袄的袖管,露出一片青紫印记,说道:“我们修工事,扛了好几天石头,如今,这里还碰不得呢。”

       刘佳托着在战壕里崴伤的腿,一瘸一拐地走到井台边坐下,说:“我也不比你好到哪里去……”

       话音未落,徐曙抢白道:“别说了,老白社长到今天,还耳鸣,听不清说话呢。”

老白社长捧起报纸,边看边开怀笑着,脸上纹路愈发深刻,他说:“你们瞧瞧,咱的队伍多棒!光是钢炮就缴获了四门,机关枪35铤,步枪79支,弹药更是不计其数,还有170辆骡车,这回可算是给鬼子点儿颜色了。”

       “还有好消息呢。”胡朋拿过白社长手中的报纸,故意捂上其中几行,问道:“你们猜,12日那天傍晚,803号阵地上开炮炸死的是谁?”

       803不正是我所在的阵地吗?

       不等我接话,吴畏骄傲地抢先说:“哈哈,那天晚上,我们迫击炮连的陈二喜少说也炸死了四五个鬼子军官。”

       “瞧我,怎么忘了你也在那个阵地。”胡朋笑眯眯地递上报纸:“自己看吧。你们炸死的可不是别人,是这次战斗的总指挥。”

       “阿部规秀?他可是抗战以来,咱们八路军击毙的最高官阶日本将领。”吴畏不敢相信胡朋的话,迫不及待地将头埋进报纸里,口中念念有词地读着:“日本报纸《朝日新闻》对这位侵华中将的离世表示惋惜,并将其报道冠名为《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万岁!八路军万岁!”葛振邦、胡可、郑红羽等几位男同志发出一片欢呼。

       我也连连点头:“这太鼓舞人心了!”

       报纸传到方璧手里,她读着读着,面色渐渐罩上了一层寒霜:“……仅黄土岭一役,就歼敌900余人,俘虏1500余人,我军也付出了540人伤亡

……….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