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环境毒素
关于环境毒素的危害为很多人所不知,但是由环境中的毒素引发的警报已进入医疗主流界。毒理学家、内分泌学家和肿瘤学家似乎对此最为关心。
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将化学物质广泛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而带来便利,但化学产品从生产、使用甚至废弃的过程,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近年来,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并非以直接的毒性对生物造成影响,但进入生物体内后,会模仿、加强、干扰体内荷尔蒙的正常运作,这些环境毒素被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物”。
有越来越多使用于工业品、食品和消费产品的化学物质研究显示,存在于我们周围环境的化学品不仅会污染环境,更会危害人体健康。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包括在众多化学品中,例如常见生活用品:牙膏、汽车配件、玩具、化妆品、香水、指甲油、杀虫剂、保湿剂等,科学家们如火如荼的研究它们对内分泌干扰的影响。其他类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包括工业溶剂和润滑油,如:戴奥辛(dioxins)、对羟基本甲酸酯(parabens,又称防腐剂)、多氯联苯(PCB)、多溴联苯(PBBs)、塑料像是双酚A(bisphenol A)、农药、杀菌剂、铅、汞、镉和药剂等。国际内分泌协会发表了一篇科学声明,探讨内分泌干扰物对健康的影响,发现内分泌干扰物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环境、食品和消费产品中,它会干扰体内荷尔蒙的合成、新陈代谢功能。内分泌干扰物可以模仿天然类固醇激素,更会造成内分泌调控系统的失衡。
比如,美国许多农民每年春天使用“莠去津”除草剂,这是一种被证实干扰内分泌的农药,最终农药渗入土地,并进入全美饮用水中,全美各地的婴儿、儿童和成年人喝了水后,将面临不孕不育和前列腺癌的风险。而这些仅仅是环境毒素危害的冰山一角。
及时的查出身体囤积的环境毒量,才能提早避免这些毒素对身体健康的侵害。
关注我们的解毒功能
由于生存环境的污染情况逐渐恶劣,日常摄入的营养物品质逐渐下降,加上生活压力增加等诸多原因,造成许多本该用于对抗压力和身体解毒排毒的功能的营养物,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和修复体内受损的细胞,进而导致人体解毒系统功能下降。
许多人知道生活压力大、食物营养价值也大不如前,却并不知道现实生活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环境毒素是指环境化学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组合和性质发生改变,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环境毒素来源主要包括:
·
生活环境类
受污染的空气、水、土壤等
·
生活用品类
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牙膏、肥皂、洗衣粉、化妆品、指甲油、漱口水、清洁剂、空气芳香剂、人造合成香水等
·
饮食类
香精、防腐剂、甜蜜素、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用塑胶器皿装的食物和水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