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九重春色
九重春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1
  • 关注人气:2,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纹章记》本纪 哈布斯堡家族 卷十一

(2012-03-06 21:19:28)
标签:

哈布斯堡

欧洲

纹章

斐迪南二世

三十年战争

分类: 《欧洲纹章记》
读历史的时候,我常常有种感觉,仿佛冥冥中有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一切,让人无法预测未来会如何。西方常把命运比喻成转轮,而东方也有“风水轮流转”的说法,这不,本来是默默无闻的一个分支,忽然间就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心。

开创哈布斯堡家族奥地利分支的斐迪南一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马克西米连、斐迪南、卡尔。大儿子马克西米连当了皇帝,生了十几个孩子,长大的八个,其中五个都是儿子,按说这么人丁兴旺,怎么着也轮不到别家来接手皇帝的位子。可真是巧了,这五个儿子全都没有合法的成年后嗣:要么是没结婚就死了,要么是近亲通婚生不出来,要么是近亲通婚造成子女早夭……唯一一个可能有成年子女的是鲁道夫二世,可惜又是没有继承权的非婚生子女。所以马蒂亚斯一死,马克西米连这支就断后了。

二儿子斐迪南跟非贵族的妻子倒是有儿子,只是这些儿子也没有继承权。后来娶了自己外甥女也只生了三个女儿。于是,本来悠哉游哉过着自己小日子的三儿子一家进入了所有人的视线。

三儿子卡尔-弗兰茨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统治的内奥地利在对抗土耳其的战争中是主战场。本来卡尔-弗兰茨差点跟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结婚,不过最后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被拒绝了(这时英国已经脱离了罗马天主教)。他后来娶了自己外甥女,生了十五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就是儿子,取名斐迪南,可是这个小婴儿一个月后就夭折了。五年后终于再得一子,依然坚持不懈地取名斐迪南,这次这个就是后来继承无嗣的马蒂亚斯成为帝国皇帝的斐迪南二世。

由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明显支持,1617年,39岁的斐迪南当选为波希米亚国王。这个斐迪南从小接受严格的耶稣会教育,是个狂热的天主教信徒,对宗教改革活动持极端敌对态度;1598年他就已经在自己的领地上率先压制一切非天主教信仰。

在登上波希米亚王位后不久,斐迪南就十分彪悍地撕毁了前皇帝鲁道夫二世颁布的在波希米亚准许宗教信仰自由的敕令。很快他在波希米亚便受到来自各个社会阶层的反对,1618年5月22日,在布拉格发生了著名的“扔出窗外事件”——波希米亚新教为了捍卫先前鲁道夫文件赋予他们的权利,将两名斐迪南皇帝的使者扔出窗外,成为波希米亚起义和整个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的开端。

其实在布拉格历史上,总共有过两次“扔出窗外事件”,都是波希米亚人针对罗马教廷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反抗。第一次事件发生于1419年,后果是引发了胡斯战争;第二次事件就是发生于1618年这次,则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原因。一般说到“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都是指第二次。

斐迪南自从掌管波希米亚就开始对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迫害,并禁止他们的宗教活动,还拆毁新教的教堂。于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帝国大臣及一位书记官共三人从窗口扔出,此即为“第二次扔出窗外事件”。三人侥幸坠落堆肥中而未受伤,随即逃至斐迪南国王处报告造反。

波希米亚新教徒成立临时政府,由三十位成员组成,宣布波希米亚独立。影响欧洲深远的“三十年战争”由此开始——当然,在这个时候,还没有人预料到这场战争会持续30年,会从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民族及宗教起义演变成一场涉及全欧的大规模国际战争。

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引发的胡斯战争持续了15年,第二次事件引发的三十年战争当然就是时长30年。上个月俺去布拉格玩的时候,专门参观了城堡里那两扇窗子,被封起来不让开。估计是怕再有人被扔下去,引发持续60年的战争吧……

斐迪南二世1619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匈牙利国王,在任期间主要事务就是镇压新教徒,镇压人民起义,扩张天主教势力。不过他运气还算好,“三十年战争”的四个阶段里,前三个阶段的结果都是哈布斯堡王朝胜利(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最后法国一看,大事不好,哈布斯堡要统一欧洲啦!于是终于直接出兵,与瑞典联合对哈布斯堡王朝作战。

这个法国-瑞典阶段(1636年-1648年)的最终结果是法瑞完胜。但斐迪南二世却在1637年就翘掉了,如果不翘掉,可能他也不知道如何面对战争最终的结果吧:

三十年战争使得法国取得了阿尔萨斯与洛林,并获得了欧洲霸主的地位。
瑞典则取得了日耳曼的波罗的海沿岸大片土地,并因此成为了日耳曼的诸侯,可以随时插手日耳曼的内部事务。并且瑞典还得到大量赔款,从此一跃成为北欧强国。
西班牙在战争中不论陆战还是海战均告失利,从此失去了欧洲一等强国的地位。
荷兰与瑞士的独立受到保障,荷兰更是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最后是日耳曼,由于日耳曼是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而且战后诸侯国各割地盘,其内部分裂变成不可逆转,间接令神圣罗马帝国变得名存实亡。这场战争使日尔曼各邦国大约死去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三十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将近一半死亡,十分惨烈。

斐迪南二世发起了战争,但真正承担后果的将是他儿子,斐迪南三世。

斐迪南二世的第一任妻子是巴伐利亚的玛丽安娜,跟斐迪南的母亲同名。玛丽安娜的祖母是斐迪南二世的姑姑,而斐迪南的母亲则是玛丽安娜的姑姑。哈哈,有没有晕呢?总之就是斐迪南既是妻子玛丽安娜的表弟又是她的表舅。他们有七个孩子,长大成人的有四个。

玛丽安娜1616年去世,六年后斐迪南再娶了比自己小20岁的曼图瓦公主埃莉诺。埃莉诺的父亲跟斐迪南是表兄弟。埃莉诺的美貌与虔诚曾得到教皇的称赞。她没有任何孩子。

《欧洲纹章记》本纪 <wbr>哈布斯堡家族 <wbr>卷十一

《欧洲纹章记》本纪 <wbr>哈布斯堡家族 <wbr>卷十一

斐迪南二世的帝国皇帝纹章与前两任皇帝没有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