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4565185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黔东南】世外寻桃源,苗家那些寨
(2011-11-08 12:05:25)
标签:
贵州
黔东南
苗族
苗寨
西江
千户
桃花源
桃香
方祥
翁密
分类:
逍遥游九州·Chine
《虚怀若谷》·刘星
俺从小生长在大西南的重庆,且不说本身就离贵州很近,就是重庆本地,也有不少的少数民族。
酉秀黔彭,大人们常常提到的这几个地方,都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充满了神秘色彩,令人向往。
当偶知道这次要去贵州黔东南苗族的聚居腹地徒步时,立刻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开玩笑!!谁都知道少数民族的地方是不能随便去的,常常有很多禁忌和危险,能有当地人带着一队人马开拔到那边,这么好的机会,啷么可以错过?啊?!!
1
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次机缘,我才了解到苗族的历史。
原来,苗族是蚩尤的后代,他们才是中原的先民。黄帝来自西域,炎帝来自南方,这两个部族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于是苗族先民们被迫逃迁,各支各族颠沛流离,在漫长历史中不断被讨伐、围剿,大大小小的无数次迁徙从远古开始一直不断,到宋代才基本固定下现今的居住地。饶是如此,元、明、清各代的统治者仍不断“进剿”,使得苗族历尽了千辛万苦,直到十九世纪才真正定居下来。
怪不得他们又被称为“东方的犹太人”。
据说,苗族姑娘穿戴银饰的原因也是由于古时躲避战乱,常常需要临时开跑,于是干脆把家当都变成随身饰品,这样想什么时候跑就什么时候跑,再渐渐地演变成今天的苗族银饰。这种说法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苗族一直被迫逃徙的悲惨历史。
2
依山傍水
3
屋舍俨然
4
袅袅炊烟
5
晨雾薄瞑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成为千古名篇,后世的人们一直试图找到他描写的那处世外桃源。
文中说,有一个武陵渔夫在山里迷了路,来到一处桃花林,然后穿过山洞,“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村子里的人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和儿女及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的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从苗族的几次大迁徙历史来看,被舜“分北三苗”时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由崇山往东回归,曾达到今湖南常德(古时正是武陵郡)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后来周王朝视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到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汉代之前,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
一直以来,人们都试图找出“桃花源”的原型,至今众说纷纭。目前最有名的是湖南常德,但也有说江西九江附近的,还有湖北十堰、重庆等地的。俺的个人看法是,这些说法的所在地大多都在欢兜这支苗人迁徙的路线上,加上学术界也有相当多的人认同跟南方蛮族有关,因此,桃花源的原型极有可能就是苗族的居住地呢!
6
自由觅食的公鸡
7
屋檐下打糍粑的苗家人
8
“苗蛊风情”旅舍的老板娘,是不是美貌的苗家女子?
9
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挂着成串的玉米
10
小河边的苗家屋子
11
许多寨子建在半山腰
12
寨子里的小路
13
底层养牲畜,上面住人,最顶上是粮仓
14
苗寨里安静的晨光
15
流氓兔小新~
16
小新,你也来过深山里的苗寨了哦!!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黔东南】苗境探幽:大山深处的桃花源
【黔东南】怡然自乐苗家人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马耳他】骑士团最华丽的墓碑
后一篇:
【瑞士】日内瓦,寻梦玫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