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圣礼拜堂巴黎法国stechapelle路易九世玫瑰窗彩色玻璃窗 |
分类: 文艺法兰西·France |
写下这篇博文的时候,心里有点惋惜。惋惜的是,我当时买的书和纹章冰箱贴似乎在搬家过程中遗失了,因此只能用网上的资料和回忆做参考。
这个地方似乎总是跟我没有缘分,几次去巴黎,几次想看,但只有在最后一次才看成;现如今还丢失了纪念品,仿佛它故意想让我念念不忘,使我不停地在脑中回放它的璀璨美丽。
它就是位于巴黎中心西岱岛上的“圣礼拜堂(Ste. Chapelle)”。

1
圣礼拜堂之所以叫圣礼拜堂,是因为它就是被建来供奉圣物的。十三世纪时,法王路易九世花天价买到了耶稣受难时头上带的荆冠,受难的十字架碎片,以及其他一些圣物,零零碎碎加起来有三十来件。这可是一批举世无双的珍宝啊!!它们既需要被供奉起来又需要保证绝对安全,于是国王下令在他居住的王宫里建造一座小礼拜堂。
今天我们去参观这座小礼拜堂,必须从巴黎高等法院(palais de justice)大门旁边的一个小门排队进去买票,然后接受机场式的安全检查,才得以入内。在十世纪至十四世纪时,西岱岛上这块土地是王宫所在,后来国王迁走,这里渐渐变成了审判所和监狱,法国大革命时期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到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才陆续修复或重建。如今我们看到的这片建筑物里,只有监狱(la Conciergerie)和圣礼拜堂这两部分是残存的中世纪王宫建筑了。
因此,十三世纪建造的圣礼拜堂当时正处于王宫内院,它除了供奉圣物,还需要做为王宫礼拜堂向宫内所有人开放。为了两全其美,建筑师把圣礼拜堂设计成了上下两部分:下面部分是公众礼拜堂,上面则是王室专用。建成的时候,这上下两部分完全不能相通,想进入上面那层王室礼拜堂必须通过外面一条有卫兵把守的“王家走廊”,并且唯一的大门钥匙是国王本人持有,随身携带的。可惜的是,被国王们精心保存的圣物在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洗劫或者毁损了。
国王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另外的璀璨瑰宝——供奉的圣物虽然不见了,可是那个“椟”还在。“买椟还珠”的故事里椟没有珠珍贵,诚然,当初的确如此,光是一顶荆冠就花掉了路易九世13.5万利弗尔,相比之下,建造圣礼拜堂的4万利弗尔可算是便宜了。但时至今日,这个“椟”也变成了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它的价值早已无法估算。

2
下层的公众礼拜堂是供奉给圣母的,天花板不高并且柱子林立,这都是为了支撑上层的王室礼拜堂的重量。蓝色拱顶点缀着点点金色王室百合,让人联想起深邃浩淼的璀璨星空。

3
墙面装饰镶嵌着各色宝石

4
历经沧桑的墙和柱子,提醒人们这里曾经遭受过浩劫。

5
下层公众礼拜堂的彩色玻璃窗

6
金色、蓝色、红色为主,还有艳丽的彩色玻璃,真是富丽堂皇。

7
现在这里放的是路易九世的雕像,以前应该是放圣母像吧?
8
圣礼拜堂为路易九世建造,他父亲的代表纹章是蓝底金百合,而他母亲则是卡斯蒂亚的公主,红底金城堡是她的代表纹章。
1242-1248,圣礼拜堂的建筑时间只花了大约6年时间。相比它邻近的巴黎圣母院来说,这个速度可算是神速了。而且,圣礼拜堂还采用了一种相当先进的建筑方法,法文叫做“chaînage”,是用金属在水平或垂直的墙上做连接,以保证建筑的稳固性。据说直到了二十世纪人们才又重新采取这种方法。
圣礼拜堂的建筑风格是辐射哥特式,结构小巧精致,加上上层部分十几面五彩绚烂的彩色玻璃窗,以及精美的十二门徒木制雕像,这使它获得了甚至超越巴黎圣母院的声誉,被人们称为“巴黎的宝石”。

9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一道蜿蜒盘旋的狭窄石梯来到楼上,大多数游客都会跟我一样,停在这低矮的门前,呆上几秒钟,然后低低地惊呼“哇……”

10
是的,这就是我抬头所见,那美妙让人呼吸一窒。。。

11
16扇这样高大斑斓精美绝伦的彩色玻璃窗

12
地面上也不甘示弱地绘满图案

13
法王标志纹章

14
金壁,辉煌!

15
十二门徒的木制雕像

16
2008年-2013年,圣坛部分的彩色玻璃进行修复,右边的图片就是被遮挡住的圣坛和它后面的彩窗。

17
圣坛旁边的彩窗高高耸立

18
两个长边各自相对着4对宽幅彩色玻璃窗,圣坛周围则有7扇较窄的,每一整扇是一卷圣经篇章。

19
它们采用的玻璃窗形状都各不相同。
20、21
站在圆形玫瑰花窗下的国王入口,面向圣坛方向,从左手边起,15扇彩色玻璃窗讲述的《圣经》篇章分别是:
创世记、出埃及记、民数记、约书亚记、士师记、以赛亚书、传福音约翰及基督幼年、耶稣受难记、施洗约翰及但以理书、以西结书、耶利米书、友第德记、以斯帖记、列王记、路易九世与耶稣圣物的故事。
入口上方那个巨大的圆形玫瑰花窗则是《启示录》。

22

23
24
入口上方
25
玫瑰花窗,讲述《启示录》。
====================================~~~点击图片进入专辑哦~~~====================================
这个地方似乎总是跟我没有缘分,几次去巴黎,几次想看,但只有在最后一次才看成;现如今还丢失了纪念品,仿佛它故意想让我念念不忘,使我不停地在脑中回放它的璀璨美丽。
它就是位于巴黎中心西岱岛上的“圣礼拜堂(Ste. Chapelle)”。

1
圣礼拜堂之所以叫圣礼拜堂,是因为它就是被建来供奉圣物的。十三世纪时,法王路易九世花天价买到了耶稣受难时头上带的荆冠,受难的十字架碎片,以及其他一些圣物,零零碎碎加起来有三十来件。这可是一批举世无双的珍宝啊!!它们既需要被供奉起来又需要保证绝对安全,于是国王下令在他居住的王宫里建造一座小礼拜堂。
今天我们去参观这座小礼拜堂,必须从巴黎高等法院(palais de justice)大门旁边的一个小门排队进去买票,然后接受机场式的安全检查,才得以入内。在十世纪至十四世纪时,西岱岛上这块土地是王宫所在,后来国王迁走,这里渐渐变成了审判所和监狱,法国大革命时期又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到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才陆续修复或重建。如今我们看到的这片建筑物里,只有监狱(la Conciergerie)和圣礼拜堂这两部分是残存的中世纪王宫建筑了。
因此,十三世纪建造的圣礼拜堂当时正处于王宫内院,它除了供奉圣物,还需要做为王宫礼拜堂向宫内所有人开放。为了两全其美,建筑师把圣礼拜堂设计成了上下两部分:下面部分是公众礼拜堂,上面则是王室专用。建成的时候,这上下两部分完全不能相通,想进入上面那层王室礼拜堂必须通过外面一条有卫兵把守的“王家走廊”,并且唯一的大门钥匙是国王本人持有,随身携带的。可惜的是,被国王们精心保存的圣物在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期间被洗劫或者毁损了。
国王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另外的璀璨瑰宝——供奉的圣物虽然不见了,可是那个“椟”还在。“买椟还珠”的故事里椟没有珠珍贵,诚然,当初的确如此,光是一顶荆冠就花掉了路易九世13.5万利弗尔,相比之下,建造圣礼拜堂的4万利弗尔可算是便宜了。但时至今日,这个“椟”也变成了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它的价值早已无法估算。

2

3

4

5

6

7

8
1242-1248,圣礼拜堂的建筑时间只花了大约6年时间。相比它邻近的巴黎圣母院来说,这个速度可算是神速了。而且,圣礼拜堂还采用了一种相当先进的建筑方法,法文叫做“chaînage”,是用金属在水平或垂直的墙上做连接,以保证建筑的稳固性。据说直到了二十世纪人们才又重新采取这种方法。
圣礼拜堂的建筑风格是辐射哥特式,结构小巧精致,加上上层部分十几面五彩绚烂的彩色玻璃窗,以及精美的十二门徒木制雕像,这使它获得了甚至超越巴黎圣母院的声誉,被人们称为“巴黎的宝石”。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站在圆形玫瑰花窗下的国王入口,面向圣坛方向,从左手边起,15扇彩色玻璃窗讲述的《圣经》篇章分别是:
创世记、出埃及记、民数记、约书亚记、士师记、以赛亚书、传福音约翰及基督幼年、耶稣受难记、施洗约翰及但以理书、以西结书、耶利米书、友第德记、以斯帖记、列王记、路易九世与耶稣圣物的故事。
入口上方那个巨大的圆形玫瑰花窗则是《启示录》。

22

23

24

25
====================================~~~点击图片进入专辑哦~~~====================================
后一篇:【奥地利】宁静湖区,明媚不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