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么与外国人行亲吻礼吗?

标签:
亲吻礼欧洲礼仪礼节 |
分类: 莱芒湖畔·山居岁月 |
世博开幕了,中国向世界传达出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信息。那你知道见到外国人时他们常行的亲吻礼是怎样的吗?今天就用我的亲身感受告诉你。
初到欧洲,最不习惯的不是食物,不是气候,而是他们这个见面时要行的亲吻礼(其实到现在也都没完全习惯)。据说亲吻礼源于法国,然后再传遍了欧洲,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在法国,或者说在讲法语的地方亲吻礼更盛行吧。至少拘谨保守的英国人行亲吻礼的时候就要少许多。
他们的亲吻礼,是在女性和女性之间、以及女性与男性之间进行,男性之间一般不行亲吻礼,而是握手,感情好的则拍拍肩膀什么的。男性之间行亲吻礼的一般会被视为同性恋。
亲吻礼的行法基本就是贴脸颊,同时嘴发出“啵啵”的声音。这时嘴唇是不碰到对方脸颊的,只在空气中啵一下而已。很少有直接用嘴唇真的去亲别人脸的,譬如当年布什会见吴仪时那种行礼法就真的很罕见。除了非常亲近的家人以外,少有用这种方式行亲吻礼的。或许美国情形不同也未可知,欢迎上雪这样的同学来补充。
讲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很简单吧,没什么不会的,太容易学了!——但其实就算是欧洲本地人,大家对如何行亲吻礼都很发愁。因为各地有各地不同的亲吻礼习惯,一个不好就弄得很尴尬。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亲几下,二是亲哪边先?
光是在法国,亲几下就是个问题。许多地方亲2下,南边一些地方亲3下,北边一些地方亲4下,而在布列塔尼地区则只要1下!据说还有地方亲5下的!!这些数字都是平时日常见面时用的标准数字,如果是特别亲近、喜爱的人,多亲几下也是大有人在。
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先贴哪边的脸颊。许多去外地的欧洲人都有过这样尴尬的经历,那就是行亲吻礼时两人一个给左脸一个给右脸,结果差点撞在一起发生脸部车祸。上次我在brig与菲菲同学分别时就来了这么一回,因为意大利习惯和瑞士习惯不同么……
在法国南部,一般是先贴左脸(即头往右偏),北部却相反先贴右脸(即头往左偏)。瑞士跟法国北部类似,意大利则跟法国南部一样。欢迎花子同学提供西班牙的情形。
除了“几次、哪边先”的问题外,还有如果对方年纪比较大,那么是否该行亲吻礼的困惑。比如说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姑娘,遇到一位50岁有地位身份的年长妇女,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尊敬,而亲吻礼则感觉把对方变成了自己的平级……这时,行亲吻礼似乎不够尊敬,而不行又觉得不够亲热,真是左右为难。
当然,这时就有谁先表示行礼意愿的问题了。一般是小辈等长辈先示意,男士等女士先示意。幸好我是女士,又是东方人,所以大多情况下我都只对男士示意握手,有时甚至就只微笑点头而已,冒充一下矜持的淑女,也没人提出过异议。
实在不习惯跟一个陌生男性亲吻脸颊,超过我的心理承受底线。貌似这跟中国与否无关,而跟洁癖有关。相对来说,不论国内国外,女生大多是把自己打扮得香喷喷的,脸上不论化妆与否,至少都是清洁干净的皮肤。而男人的脸上有胡茬,常常是油腻腻的,抽烟、汗味,要是吃过饭那就更糟糕了!……… 当然,偶尔也有那种把自己拾掇得很整齐的男生,那么贴一下脸也可以接受了。
也有很多欧洲人羡慕美国那样随意的打招呼方式,一声“嗨”摆摆手就可以了。而且亲来亲去,一个人就有3、4下,如果是个大型聚会,那么光是见面打招呼亲脸颊都能亲上十几分钟,再加上离别道再见的亲吻,双倍,半小时就过了…………因此,在荷兰有人推行减少亲吻礼次数、或者不亲吻的活动,愿意参加的人还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