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圣叙尔皮斯教堂巴黎法国旅游旅行欧洲 |
分类: 文艺法兰西·France |
圣诞节当天,商店、博物馆都关门。头天晚上去巴黎歌剧院看完雷蒙达再出来吃饭,就睡得很晚,自然也起得很晚。想着查到的资料貌似说迪斯尼乐园旁卖很多大牌打折衣服的那个val d'europe应该是营业的,就开车过去。结果一路上路标不清,绕来绕去好不容易找到地方了,却发现到处都没人,只好又返回巴黎。
值得称赞的是这个小镇建得很不错,非常漂亮,现代化的复古,既有古典建筑的优雅,又有现代化的时尚气息,两者结合得非常好。旅行结束后似乎在哪里看到或听到这个小镇的建设是获了什么奖的,心想怪不得。这是后话了。
那天回到巴黎后没什么打算,于是去了圣叙尔皮斯教堂。在旅行前做功课的期间研究过这个教堂,当时正好跟人在八卦达芬奇此人(后面的行程里会有关于他的),因此重温了电影《达芬奇密码》,然后就寻思着有机会去看看这个圣叙尔皮斯教堂,就是电影里那个修女被打死的地方。
功课做出来才发现电影摄制组没得到许可进入这个教堂拍摄,因此电影里关于这个教堂的镜头都不是实地的。教堂自己有网站,还有个专门的栏目讨论《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批评小说跟电影里有很多不实的说法。其实不信仰基督教的大部分中国人只是对神秘故事感兴趣而已,对那些宗教上的真假争论并不是那么热衷。
圣叙尔皮斯教堂(Saint-Sulpice)是坐落于巴黎第六区的一座大教堂。它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世纪以前的墨洛温王朝,座落在当时的一座修道院旁边。后来经过许多世纪的不断修建,才终于成为了今天所看到的圣叙尔皮斯教堂。
12世纪时教堂叫做“Saint-Sulpice des champs” ,接着在14至16世纪里被扩建。现在教堂的地下室还保留着那个时候的原貌。
1646年Jean-Jacques Olier成为教堂的本堂神甫,几个月后他决定重建教堂。作为一个教区教堂,它又小又破旧,和亨利四世的王后玛丽·德·梅迪奇在巴黎建造的新建筑们对比实在强烈。重建工程的计划被接受了,1646年4月20日,路易十三的遗孀,奥地利的安娜,带着8岁的小路易十四,亲手放上了第一块石头,标志着重建工程的开始。
整个重建工程持续了136年,6位著名的建筑师相继为重建做出了贡献(加马尔,路易得福,吉塔尔等)。由于资金问题,工程在1678年到1718年之间曾中断,直到Jean Baptiste Languet de Gergy成为另一位本堂神甫,重建才继续进行。据说他是在国王路易十五的同意下开设了一个乐透彩票,从中获得了资金。
同样没有完工的还有南楼。1766年,负责建造正门的意大利建筑师Giovanni Niccolo Servandoni去世,由Oudot de Maclaurin继续这个工程。他设计了两个双子塔楼,分别高70米,比巴黎圣母院的那两个还要高出4米来。四边的柱脚间放上4尊雕塑。
1776年,工程再次易手,这次是凯旋门的建筑师Chalgrin负责。他把塔楼加大,以便和教堂其它部分的比例更和谐。按他的设计,两座塔楼的底座是方形阁亭,有三角楣和第三种希腊古典柱式——科林斯柱装饰。方形阁亭上方是圆塔,里面隐藏着教堂的钟。但他只来得及完成了左边那个塔楼,也就是北楼,法国大革命就爆发了,南楼的修建工程被迫停止。这也是为什么它比北楼矮5米,装饰也简单许多的原因。现在么,南楼变成了鸟儿们筑巢的好地方……
在有线电报时代,北楼曾被用来架设电报线。由于老化毁损严重,2006年7月起,北楼开始了新的修复工程,这项工程将持续4年。
法国大革命中,教堂也遭到了许多破坏和亵渎。正祭坛被铲平,雕像、钟、油画和各个祈祷室的祭台全被搬走,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劫一空。地下室的墓室也没被放过,它们被挖开,无数的白骨散落满地。只有那些拿不走的东西幸存了下来,比如管风琴、日晷、彩绘玻璃和部分雕像。
教堂正门前有个广场,中央还有个喷泉。这个广场以教堂命名,就叫圣叙尔皮斯广场,正对教堂的正门,建造于1754年。1844年,Louis Visconti在广场中心设计修建了一座喷泉。喷泉四面的四个雕塑分别用来纪念路易十四时期的四位主教:Bossuet,Fénelon,Fléchier和Massillon。在这个街区,这个喷泉也别称为四枢机喷泉,因为这四位主教最终都没能成为枢机,以表达遗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