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黎] 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上

(2009-03-21 04:10:24)
标签:

加尼叶

巴黎歌剧院

法国

巴黎

城堡

旅游

拿破仑三世

欧仁妮皇后

分类: 文艺法兰西·France

如果仅仅只说巴黎歌剧院,也许有法国人会问你哪个歌剧院。因为巴黎国家歌剧院(Opéra national de Paris,简称ONP)有两个演出场所,一个是1989年启用的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巴士底歌剧院(Opéra Bastille);而自从巴士底歌剧院建成后,为了区分,就把原来的“巴黎歌剧院”以建造者命名,叫“加尼叶歌剧院”了——直译是加尼叶宫(Palais Garnier)。巴黎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Ballet de l'Opéra national de Paris)基本都在加尼叶宫演出。

 

加尼叶歌剧院是名垂青史的建筑艺术杰作。既然叫做“宫殿”,也从侧面证明了它的大气与辉煌。这是05年初去巴黎时拍的加尼叶歌剧院正面外观。白天的歌剧院端庄华美,晚上则在灯光映照下更加璀璨。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加尼叶宫建于19世纪下半叶,在它建成以前的近200年间,巴黎歌剧院有过12个演出场所,但几乎全都被摧毁了——或毁于大火,或毁于时局。1858年,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去当时的剧场观看演出,在门口遭到了炸弹袭击。袭击没有对皇帝和皇后造成伤害,却殃及了周围其他人。这次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拿破仑三世就考虑兴建一处新的永久性的剧院。

 

1860年,这个工程公开招标设计图,最后年仅35岁的查理·加尼叶的作品从171个参加评选的设计中脱颖而出,由他承担了新歌剧院的设计重任。从1861年正式开工,到1875年新的歌剧院建成,这项工程总共用了14年时间,其间还经历了1870年的战争,第二帝国结束的时期等。这是举世公认的第二帝国时期最成功的建筑杰作,建筑正面雄伟庄严、豪华壮丽,透过歌剧院广场及歌剧院大街,直视大王宫(Palais Royal)及卢浮宫博物馆。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正面空中俯瞰

 

据说当初公开甄选所有设计图的那天,欧仁妮皇后也去了,她看到加尼叶的设计作品时忽然问:“这是什么建筑风格?它既不是希腊式,也不是路易十五或路易十六的风格……”加尼叶回答道:“这是拿破仑三世风格,而您还抱怨!”接着皇帝就把他拉到一边小声嘀咕:“别担心,她其实啥建筑风格也不懂。”——从此,拿破仑三世风格诞生了!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1875年的落成仪式

 

巴黎歌剧院长173米,宽125米,建筑总面积11237平方米。舞台总高60米,其中包括15米隐藏在台下;27米深;48.5米宽,幕布宽16米。剧院拥有2200多个座位,演出大厅的悬挂式分枝吊灯重约八吨。巴黎歌剧院具有十分复杂的建筑结构,剧院有2531个门,7593把钥匙,6英里长的地下暗道。

 

被搬演为众多电影、音乐剧的《歌剧魅影》正是发生在眼前这座金光灿灿的建筑里。在这部由法国记者Gaston Leroux所写,出版于1910年的惊险小说里,讲到在歌剧院的地下层,有一个容量极大的暗湖,湖深6米,每隔10年剧院就要把那里的水全部抽出,换上清洁的水。而实际上,剧院的地下层的确有蓄水设施,这是当初建造时无意中挖掘出了地下水后,加尼叶临时改进的设计。他用了8个月把水抽出,将地下层建成双层防水结构后,又把水灌了回去,这样既能让地基更坚固,又能为灭火提供水源。

 

另外又据说,从1982年以来,歌剧院的屋顶上有好些蜂巢,是一个剧院道具人员给弄上去的,他是位业余养蜂爱好者。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歌剧院剖面图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歌剧院背面舞台后方的办公楼及演职员出入口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屋顶最高处的阿波罗及缪斯像

在希腊神话里,太阳神阿波罗也是司掌文艺之神。他掌管音乐、艺术,是诗人和音乐家的保护神。阿波罗很擅长弹奏七弦里拉琴,典型形象就是手持这种乐器。缪斯则是九位艺术女神,以阿波罗作首领,这里分别是司音乐和司诗歌的两位缪斯。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正面屋顶右边的雕像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入口一处雕塑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正面入口

 

从外观看的第二层,即有柱子那层,透过玻璃窗隐约能看见灯火,那就是华丽丽的休息大厅

Le grand foyer。

 

进入歌剧院后,有两三进拱廊。中间那条跨度最大的,每根廊柱下有着一位艺术家的塑像。拱廊两端有售票处及纪念品店。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据说拿破仑三世做出规定:凡来剧院欣赏歌剧的观众必须穿礼服。男子必须穿深色燕尾服,带黑色领结;女士穿拖在身后长达数尺的长裙,否则不得入内。如今的巴黎歌剧院已经很难发现有穿燕尾服和长裙的观众,但那种对艺术和艺术家尊敬的风尚以及观众应有的修养和道德被认为是巴黎歌剧院的骄傲。仔细观察一下,上了年纪的欧洲观众普遍还是穿得挺讲究的,穿牛仔裤背大背包的多半是观光客。

 

穿过拱廊,马上就会被壮观的大楼梯吸引,大理石楼梯在金色灯光照射下更加闪亮,据说是被当时贵族仕女的衬裙擦得光亮,可以想见歌剧院当时的盛况。大楼梯上方天花板上则描绘着许多寓言故事。欣赏过大楼梯后,可从两侧进入歌剧院走廊,这些走廊提供听众在中场休息时社交谈话的场所,精美壮观程度不下大楼梯,加尼叶将大走廊设计成类似古典城堡走廊,在镜子与玻璃交错辉映下,更与歌剧欣赏相得益彰。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大楼梯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中间是进入堂座的入口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二楼开始是包厢,还有华丽的休息大厅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100多年前,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们也是这样靠在栏杆边轻声交谈吧?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大楼梯上方的天花顶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右边中部的小门就是包厢

[巴黎] <wbr>巴黎歌剧院与雷蒙达(Raymonda) <wbr>上 

包厢外有专人接待,带领你去就座。他/她们穿着套装,衣着整齐,风度翩翩,彬彬有礼。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