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丹白露宫】 之十二 到处是壁毯

标签:
壁毯路易十三壁炉普绪刻枫丹白露法国城堡欧洲旅游佳能 |
分类: 文艺法兰西·France |
在路易十三大厅之后,是佛朗索瓦一世大厅 (Salon François 1er)。这座大厅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化:16世纪时,最初它是佛朗索瓦一世第二个王后eleonore d'autriche的寝宫;16世纪下半叶成为了王后举办大宴会和音乐会的场所。尤其是到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时候,按照他自己严格规定的贵族制度,国王和王后每周至少要有一次在公众面前共进晚餐,就在这个房间。
而在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一世也把这里当成餐厅。最后是路易菲利浦国王把它变成沙龙大厅,在这里接见客人。今天只有壁炉和天花板还保持着十六世纪的装饰,其他的陈列品都是在第二帝国期间(拿破仑三世)的,比如戈贝兰织造的“马克西米连皇帝狩猎”壁毯。
——除了在公众面前吃饭,前面也说到那时的王后要在公众面前分娩,我想,这个公众(en public)不是现今意义上的公众,而是指宫内的各类贵族。因为普通的老百姓显然无法随便进入宫廷,而这部分的王室套间,更是必须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贵族、大臣或近侍才能获准入内,并且还需要遵循严格的礼仪程序。后面去到凡尔赛宫时,这种表现阶级制度的礼仪程序更是被发扬光大。——
下面照片中,门上的字母徽纹应该是路易十三和王后奥地利的安娜,A代表安娜,L则是路易十三。那个前面油画里受洗的可爱小男孩,长大了不仅外貌变成个小白脸似的,做事情也不怎么漂亮。大仲马那部著名的《三个火枪手》,背景就是路易十三时代,红衣主教黎塞留任首相,掌握大权。虽然真实的路易十三没有小说里那么弱,但至少也不太得人心。42岁时,路易十三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摄政太后奥地利的安娜曾对儿子路易十四说,不要像你父亲,当他死去时人人都拍手称快。
这个壁炉是16世纪时普里马提斯的作品,中间的画是“维纳斯与阿多尼斯的婚礼”。
继续前行,来到壁毯沙龙 (Salon des
Tapisseries)。在很长一段时期,这里曾是皇后的侍卫室,路易菲利浦把它改成了会客大厅,并采用了带新文艺复兴风格的松木天花板和壁毯对大厅进行装饰。从第二帝国时期开始,这里被称为壁毯沙龙。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有4幅著名的壁毯,讲述了“普绪刻的故事”。
如果你熟悉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就会知道普绪刻。据说那是一个超级美女,国王的小女儿,她这样美以至于人们都跑去望着她发花痴,而忘记对美神维纳斯的膜拜了。于是维纳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她命令自己的儿子,就是那个一天到晚拿着弓箭的丘比特去使这个人间的姑娘爱上一个魔鬼。丘比特这时已经长成翩翩正太美少年,不再是那个光屁股小孩了。他偷偷去看普绪刻的时候,不小心被自己的金箭给弄伤了,结果就是刚好对普绪刻一见钟情不可自拔。
神谕说普绪刻会嫁给一个魔鬼,国王老爹很无奈,只好把小女儿送到指定地点,那是一个悬崖边上。然后一阵风把普绪刻托起,接着稳稳当当地把她送到山谷里,她在那里进入一座宫殿,其实这一切都是丘比特弄的,他在那里偷偷娶了普绪刻。但是他都是每天夜里黑暗中到来,普绪刻从来没见过他的样子。他说,如果她信任他,就不要想看他的容貌。
然后众所周知,在两个嫉妒心作祟的坏姐姐的怂恿下,普绪刻实在忍不住,有天夜里点起蜡烛察看自己枕边人的模样,却发现原来他是那么俊美年轻,不仅哈喇子直流,嗯,是蜡烛泪直流,滴到丘比特身上了。估计那不是sm专用的低温蜡烛,所以丘比特很自然地被烫醒了。他虽然知道普绪刻是被怂恿的,但还是无法立刻原谅她对自己的不信任,所以一咬牙一跺脚,转身就跑了。
可怜的普绪刻,勇敢的普绪刻,开始她的寻夫三千里故事。其间为了完成维纳斯的任务,去到冥界找冥后要美容秘方,还差点丧命。最后还是丘比特跑来救了她,然后把她带到老大朱匹特面前,让她永生成为自己的伴侣。
从壁炉旁开始,这4幅壁毯的主题分别是:
- 普绪刻的梳洗(La Toilette de Psyché) |
|
- 普绪刻被送到山顶上(Psyché est portée sur la montagne) |
|
- 老人讲述普绪刻的故事(La vieille raconte l'histoire de Psyché) |
|
- 普绪刻的用餐(Le repas de Psyché) |
值得一提的还有镶嵌装饰的黑色矮柜家具,是典型的boulle风格。
下一个房间是皇后侯见室 (Antichambre de l’Impératrice)。从 1768年起,从这个房间可进入统治者的套房。这个房间里面放着与前面大厅风格迥异的沙发,他们是给准备面见皇后的客人们准备的。它还保持着第二帝国时期的陈设:墙上挂的是路易十四时期戈贝兰织造的的壁毯 (1673年)。它们以一年四季为主题分别展现了每个季节中皇家城堡的娱乐活动。其中表现夏天那幅的背景就是枫丹白露宫。
雕像后面是冬天那幅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