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雨绸缪,我们才更加从容

(2013-05-08 22:35:34)
标签:

雅安

地震

反思

杂谈

分类: 新闻拙作
2013年4月26日 头版《三晋微评》
本报评论员 姜军旗 

http://images.daynews.com.cn/Image/2013/201304/20130426/sjdsb_01c_2.jpg

雅安地震救援仍在继续。毫无疑问,中国人在灾难中的精神要胜过任何一个民族。但防灾方面的欠缺,也让我们付出了更多的牺牲。


“预防重于救灾”,中国属地震多发国家,太行山两侧及汾渭河谷地处地震断裂带。地震尚难预测,加强预防,让救援更加高效尤显重要。


雅安地震之初,由于缺乏专用信道,依赖民用网络的灾情传递系统瘫痪,大大削弱了救援指挥决策效率。加快地震基础数据信息库,以及整合军民通讯资源甚至卫星在内的多维网络建设,迫在眉睫。


灾难发生后,各地千里驰援。救灾分秒必争,远水难解近渴。如果我们能够在地震多发的县,甚至镇村一级,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灾难来袭,就地调运,将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此次救灾,民间救援备受争议。组建高效的志愿者征召协调系统,建立官民救灾统一调度平台,有效统合各种救灾力量,是生命换来的教训。


传统观念相对重救轻防,未雨绸缪远胜亡羊补牢。中国民众甚至学校防震演练鲜有涉及。防震避险意识和逃生自救常识的缺乏,使我们在灾害来临时难言从容。反观邻国日本,除了建筑设计高度抗震,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专业防灾知识教育和防震演练在“3·11”地震中有至伟之功。


反思灾难,汲取教训,当防灾意识深入人心,灾难降临时我们才能更加从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