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谈文化 雷抒雁:没有文化的城市会窒息

(2012-07-04 09:10:16)
标签:

长治

祈福节

雷抒雁

天下都城隍

杂谈

分类: 新闻拙作

2012年7月4日见报稿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谈文化
雷抒雁:没有文化的城市会窒息

 

http://www.czlook.com/czcms/d/file/xinwenban/changzhirenwen/2012-06-29/a6ee3fd45633a5af695fb79b161d95b0.jpg雷抒雁:没有文化的城市会窒息" />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与三十多位当今中国诗坛名家组成的诗人祈福团抵达长治,参加了6月29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多次深入山西采风,雷抒雁对长治以及太行山有着特殊感情,活动期间接受本报专访时,雷抒雁表示,长治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太行山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可以给诗人以灵感和创作激情。他希望诗人走到生活中来,而不是呆在家里写诗。
    尊重诗歌尊重诗人才能发展诗歌
    三晋都市报:今年4月25日中国诗歌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您当选为会长。能不能介绍一下诗歌学会?
    雷抒雁:中国诗歌学会是一个群众性的民间社团,是一个诗人自己的组织,主旨在于团结诗人,为诗人服务,作为会长,我就是把服务工作做好。
    诗歌学会换届,在诗歌界应该算一件大事。近些年来,对于诗歌的议论很多,读者期望值也很高。我已经退休了,让我来干这件事情,有点像穆桂英“百岁挂帅”,担子确实很重。就诗歌学会来讲,它没有权力,没有钱财,完全是围绕诗歌来开展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三晋都市报:作为继艾青、臧克家之后的第三届诗歌学会会长,您对中国诗歌学会下一步的工作有何规划?
    雷抒雁:我们这一届要做的,首先就是健全诗歌学会的机构,使其成为有效推动诗歌活动、有效吸引诗人参与的组织。中国诗歌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以往诗人的肯定不够。文化是一种积累,诗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代又一代诗人不断努力、不断传承的过程。目前,我们准备为一些诗人颁发“功勋诗人”称号,他们是一批把一生都奉献给诗歌的诗人,为我国诗歌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比如郑敏、牛汉、贺敬之、屠岸、李瑛等,这是中国诗歌界的最高荣誉。还有一批诗人我们要给予“杰出贡献奖”,这些诗人一生都在写诗,对于诗歌发展有很大贡献。通过这样一些活动,肯定那些对诗歌有贡献的当代诗人,肯定他们的成就,这对诗歌界来说也是一种总结。他们是诗人的榜样。尊重诗歌,尊重诗人,才能发展诗歌,也才能够培养诗人。
    另一方面,我们要为年轻诗人提供机会,大力发展年轻会员。学会会通过建立网站,利用现代网络媒介,为年轻人提供创作机会和发展园地。
    长治是个有文化的城市
    三晋都市报:您对长治有怎样的印象?
    雷抒雁:从第一届祈福节开始算起,我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的活动了。这次,我们有30多位诗人到长治来参加祈福节,是诗歌学会换届以来最大的一次活动。我们准备以祈福为主题进行诗歌创作,为祖国祈福。
    长治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城市,从太行山的自然风光到人文历史,有很多东西可以给诗人以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我们希望通过祈福节,让诗人更多地了解长治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祈福节结束后,我们准备把这次活动中创作的诗歌出版一本诗集。
    此次来到长治的诗人分别来自北京、山西、河北、辽宁、山东等地。通过活动把诗人引到生活中来,让诗人写一些贴近生活的作品,这是我们积极参加这次活动的初衷。我觉得,祈福能够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并且越来越红火,不会仅仅是因为有城隍庙。我们要依托它来建设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把大家集中起来,把个人的祈福变成一种社会性活动,借助这样一个节日让群众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以祈福节作为依托,而不是局限于祈福节。祈福是一种民俗,但含义不应该局限在这一个点,应该更高一点。我们要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注入一些新的元素。
    文化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城市缺少了文化,这个城市就会窒息。
    诗歌创作应该把人民放到中心
    三晋都市报:诗歌有边缘化倾向。对于当代中国诗歌您怎么看?
    雷抒雁:现在,我们国家写诗的人很多。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任何一个人都有参与的权利,任何人都有写作的权利、阅读的权利。多元时代,读者对文学样本的选择有了多样性,我觉得这对诗歌来说不是坏事,这使它更丰富了。
    我认为,诗歌创作更多的是要去承载一定的社会责任。古人说“文以载道”,诗歌也应该担负起它对人类有益的、引导并给人以精神滋养的作用。诗歌应该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关心人民疾苦。现在,我们许多诗歌对现实反映还不够,有的诗人的关注点放到了社会的边边角角了。对于时代的大的事件,我们诗人必须关注。不仅诗歌创作,包括整个文学都要把人民放在创作的中心,人民的形象、生活、劳动、情感都应该成为创作的中心,文学创作者要接近他们,熟悉他们,关注他们。文学作品应该忠实记录这个时代的呼吸和命运,记录这一时期人们的歌唱和呼号。一些经典诗词,像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长恨歌》,今天读起来还令人震撼,就因为它对劳动人民给予了深厚的同情,在文学史上才有这么大的成就。对于大主题,诗人和作家应该有更广阔的爱的覆盖,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晋都市报:网络的发展,对当下诗歌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雷抒雁:网络上的作品,包括诗歌,谁都可以发表,有点像群众性大联欢。网络诗歌的发表没有门槛,显得良莠不齐。但网络打破了写作的神秘感,有助于有创作愿望的人在网络上练习写作。真正的网络诗歌,应该有网络特点,而不是平面写作的移植。我认为网络诗歌应该有更大的跳跃,充分展现心灵、思维、想象的自由驰骋,使诗更有吸引力,给读者以视觉冲击力。
    【人物简介】
    雷抒雁,1942年出生于陕西泾阳县,著名诗人,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2012年4月25日在中国诗歌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会长。
    雷抒雁的诗歌 《小草在歌唱》获1979年至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作品奖,《父母之河》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历史,不会忘记》获人民日报征文一等奖。2003年获诗刊文学奖;2004年组诗《明明灭灭的灯》获人民文学奖,代表作《麦天》被引用于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代表作《彩色的荒漠》被引用于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散文阅读。
本报记者 姜军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