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事件”后纪连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2011-04-30 10:35:08)
标签:

纪连海

杭州

崔永元

被误抓

微博

杂谈

分类: 新闻拙作
2011年4月30日见报稿
“杭州事件”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纪连海:警察没必要给我道歉!
                                                                     本报记者 姜军旗
 
  一次平常的“协助调查”,经过一个微博转播,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并持续发酵。一切都因当事人是“名人”。4月20日,因《百家讲坛》走红的“学术明星”纪连海在杭州讲学时,先被误当做网上通缉犯,后被警方由宾馆带到派出所询问。此事经央视名嘴崔永元微博传播后,引发了网友热议,一些媒体也跟进作了报道。4月28日,纪连海及其法律顾问、山西籍律师杨永岗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纪连海称,他已在自己的博客中对事件进行了说明,“不愿意再过多地说什么,我不能说此事有内幕,但也不能说没有内幕”。杨永岗则表示,其实警察没必要道歉。虽然到派出所做笔录确实符合办案程序,但还是希望警方能从方便群众的角度考虑,做得更人性化一些。
 

http://images.daynews.com.cn/Image/2011/201104/20110430/sjdsb_02h_1.jpg

 


 

小崔爆料 纪连海被关5小时


风波起源于央视名嘴崔永元的一篇微博。


4月22日凌晨1时24分,崔永元在其微博上突然爆料:《百家讲坛》的纪连海先生在杭州出差住在五星级酒店里,被服务员凭相貌认成通缉犯报警。杭州警方出动将其带回局子,而局子里羁押的人都看过《百家讲坛》认识纪先生,看来只有警察不看这种高雅节目。后来,纪先生被放回五星级酒店睡了后半夜。醒来想告警察,被告知关押不到五小时,不能告。小崔在微博中还不忘调侃:谢谢那些爱看《百家讲坛》的犯罪嫌疑人。


随后这篇微博被疯狂转发1700余次,评论达到1400多条。多家媒体跟进采访。


今年46岁的纪连海,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因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以评书相声式的讲课方式主讲清史人物,深受观众喜欢,而名声大噪。


成为“学术明星”的纪连海称自己“只是一位普通中学教师,不是明星”。在纪连海的实名博客中,他在“个性介绍”中如此表述:外貌成熟,心理年轻。幽默,健谈。


崔永元在微博上爆料称,纪连海是被服务员凭相貌认成通缉犯后报警的,随后被警方带走。果真如此,纪先生就是因为自己“成熟的外貌”惹了麻烦。


崔永元4月23日再次发表微博:纪先生被嫌疑为“经济犯罪嫌疑犯”,如果是被嫌疑为“杀人嫌疑犯”呢?如果他误认为是抢匪冒充警察而奋起反抗呢?想想都一身汗!


警方道歉 只是一场小误会


4月25日,纪连海的夫人兼经纪人对外界回应,纪连海在杭州确实曾被警方从下榻的酒店带走询问,但“不算是扣押,应该说就是例行公事,警方也是工作需要,需要纪老师回局里做一个笔录”。而此事的起因是接待方在为纪连海预订房间时使用了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证,纪连海家人表示,事后,杭州警方也已向纪先生表示了歉意,他们也不想再追究责任。


4月22日,杭州警方针对网上风传的“纪连海杭州被误抓事件”正式作出回应称,杭州四季青派出所民警在对天元大厦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杜某登记的2208房间人员信息中,其中一名是警方通缉的因涉嫌经济犯罪的在逃人员杜宏杰,于是进行了严密布控。当晚,纪先生入住2208房间,即被四季青派出所民警带回所里核实情况。民警在核实纪先生身份后,确认纪先生并非逃犯杜宏杰,而是接待人员杜某用其哥哥也就是逃犯杜宏杰的身份证为纪先生办理了入住手续。23时47分,民警用车将纪先生送回酒店。根据派出所监控录像显示,警方对纪先生整个身份核实过程,均在派出所接待大厅进行,历时37分钟。对于该工作人员使用两张身份证办理入住手续的动机,警方称其是为多得一份餐券。另外警方表示,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管对方是不是名人。


对于杭州警方的说法,崔永元通过微博表示了不同看法:看到杭州警方对纪连海先生一事的回应,有话要说。“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管对方是不是名人”。错!!!不管对方是不是名人,都应该在守法的前提下享受自由即安全感,因为他是公民,这是受宪法保护的。任何公安机关都不能在“配合调查”的理由下,让公民的公民权随意受到损害。纪连海先生的杭州公安局之行限制了他自由行动的权利,当然还有精神损害,可他何错之有?他理应听到“对不起”或“抱歉”。


网友评论 小崔没实话实说?


此事经崔永元微博披露后,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4月27日,记者通过搜狗、百度搜索关键词“纪连海 被抓”,百度相关结果高达13万条,“纪连海 误抓”,相关结果达5.7万条。不少媒体更是由此引申到“名人”及“警察执法”的话题上。


4月24日,纪连海在其博客上发表博文“感谢关心我的朋友们”,详细披露了事件经过。纪连海称“近两天我接到了太多来自各方面朋友的电话和短信,他们很担心、关心我的情况。首先,我向朋友们通报,我一切很好”。


纪连海称,4月20日晚10时42分,5名警察敲门而入,称纪是网上逃犯,需要配合调查。在纪出示证件、警方核实后,其中一名警察主动表示“这是一场误会”,但需要纪连海到派出所做笔录。在派出所,两个“好像是来这里定期汇报工作的有前科的先生”还认出了纪连海。在笔录过程中,纪连海还挑出了对方两个错字。笔录结束后,纪连海被送回宾馆房间。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杭州警方还是很负责任的,他们一切按程序走,一切都是应该的。后来警方还向我致歉,其实没必要啦,他们也没做错什么。他们尽他们的职责。大家要互相理解。”


不少网友在博文后评论,对纪连海的遭遇表示同情,纷纷质疑崔永元不负责任的爆料。对于网友的指责,崔永元随后通过微博回应:“关于此事之微博就是就事论事,错了,就是个人认识之错,知错就改不丢人,现在没觉得有错。另外,本人从不和网友对骂,无趣。”他还在微博中特意“撇清与纪连海先生的关系”:素不相识,看书知道的。我亲哥就是人民警察,警察之苦累,我有发言权。


惯以“言语惊人”的清华学者肖鹰随后发表文章《纪连海事件成八卦,崔永元是罪魁》,指责崔永元对此事件的“爆料与事实相去甚远”。随后两人在网上展开了“对攻”。


律师声明不 存在“误抓”情节


4月28日,记者联系到了纪连海,纪老师正在河南受邀做讲座。


纪连海表示,自己杭州归来后,一直公务缠身,未关注网上对于此事的炒作,“倒是你们记者比我还关注我自己的事,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


纪连海告诉记者,有关此事的详细情况他都在博客中做了说明。纪表示,自己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崔永元,两人并没有交往,至于小崔如何知道此事他并不清楚。“关于此事,我不能说有内幕,但也不能说没有内幕。还是你自己解读去吧。”


纪连海的法律顾问、好友杨永岗是山西人,4月28日,杨永岗告诉记者,“纪连海老师杭州之事,存在重大的‘误传’。首先,根本不存在‘被抓’、‘被误抓’的情况,仅是一个协助调查。‘抓’的字面含义是采取了强制措施,‘误’的字面含义是办错了。其实在整个过程中,人民警察始终保持认真、严格、负责、善待的作风,纪老师也积极配合,而且很快就查清事实,之后的笔录仅是警察办案的正常程序。“第二处重大的误传是,根本不存在纪老师‘耍大牌’,始终不出示身份证等说法,而是马上从皮箱里拿出身份证。警察同志拿着身份证下去核实清楚回来说‘我们查过了,这是一场误会。请您收好身份证之后,跟我们回所里做个笔录。笔录之后,我们就会送您回酒店的’。“受纪连海老师的委托,现作严正声明:一、各种不实报道、议论、传言等,经评估如果严重影响到纪老师的名誉,将考虑追究相关者的法律责任。二、关于纪老师杭州之事的一切情况,以纪老师本人及家人、警方的说法为准。”


杨永岗表示,有不少媒体记者一直在追问“既然纪连海在第一时间出示了身份证,本可以现场笔录的情况下,警方为何还要将其带走”。对此,杨永岗表示,纪连海在出示身份证并证明自己并非通缉犯的情况下,只是作为证人配合警方做笔录。他认为,“虽然到派出所做笔录确实符合办案程序,但是否能从方便群众的角度考虑,更人性化,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在事实已清的情况下,可否现场笔录,以更好体现人民警察为人民。”


崔永元也在微博中认为,杭州警方将纪连海带回警局虽然符合程序,但并非“必需程序”:“我认为核实真实身份一事,依现在的先进手段,完全可以在纪先生下榻的酒店里完成,如果真是‘通缉犯’,更应该在对方不知晓的情况下完成,以免打草惊蛇或误伤良民,在21世纪这要求不高。”


冷静思考 微博虽好爆料当慎


如果不是纪连海,并不会有人关注一起普通的协助警方调查做笔录的事件。如果不是崔永元的博客爆料,也许,事件并不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


对于警察执法的责难和中国网络独有的“围观”文化,无疑是“纪连海杭州事件”最有力的背书。事件虽然已经平息,但对于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名人自我约束”的话题在网络上的争论才刚刚开始。


不久前,编剧石康在微博爆料“大部分的名人微博是付费的,某女明星一天能挣一万美元”,更是引起一片哗然,不少网友直呼“伤不起”,原来自己竟成了明星的赚钱工具。


微博虽然出现时间很短,却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微博的出现,使“公民记者”成为现实,传统媒体也越来越喜欢从微博上寻找新闻素材。在微博上,人们可以公开表达观点、发布信息。但也因为微博强大的公众参与性,一些事实真相也极易在第一时间被误读,被歪曲并被无限放大。


2010年12月8日,一条有关“金庸去世”的消息在各大微博平台疯传。但是,该消息很快就被多方证实是假消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诚信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谣言止于智者。但在网络平台上,智者最终往往被“中国式围观”挟持。正如踩踏事件发生时,我们在人流的裹挟下前进并最终成为这种前进的推动力。


2010年底,包括新浪微博在内的各大微博平台相继建立起了“辟谣专区”,对微博上的不实传言进行辟谣。近日,微博上疯传的“上海地铁现人贩子和器官贩子诈骗行为”、“浙江省文化厅为反三俗确定37首违禁歌曲”、“南昌202公交车上碰到人贩子”,最终都被证实为“虚假消息”。而在这些“虚假消息”的微博接力中,被称为“意见领袖”的名人无疑起到了助推作用。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名人微博关注度高,传播速度也极快,社会影响力非同凡人。所以,涉及到一些有争议的事情,名人发微博应当慎重才是。在没有搞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发倾向性明显的微博,也极易在无意中误导民众,模糊事实真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