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新闻联播”上了“避孕”的“套”
——当神圣遭遇狂欢……
——当神圣遭遇狂欢……
从隐私话题成为公开话题后,避孕套的商标也层出不穷。而申请注册为其商标的名称更是越来越有创意,继有人打算将“中央一套”注册为避孕套商标之后,央视著名栏目《艺术人生》也正被人申请注册为避孕用品商标。“中央一套”叫价40万,“艺术人生”更是一张嘴就要价500万。
“雪村”、“无极”到“二人转”、“博客”,从“戴尔”、“艾因斯坦”到“克林顿”和“莱温斯基”,都上了中国人的“套”。“恶搞”式的狂欢再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上演。
“中央一套”弄得沸沸扬扬只是因为有人将“避孕套”这种“肮脏的事情”和“中央一套”如此“神圣的名词”联系到了一起。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故作震惊。我们姑且不论其注册结果如何,至少“中央一套”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于性的理解和商标保护意识的淡漠。
从网友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避孕套和性仍然被冠以“肮脏”的字眼。在我们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积极推行青少年性教育的今天,仍然有人拿愚昧和无知当个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性,本来是最为美好的事情。避孕方式的发明体现的是人类的文明进步,它体现了对女性的关爱和对人权的尊重。在西方父母将安全套装进女儿的书包时,我们仍然在考虑如何将难以启齿的性告诉孩子。尽管每次黄金周过后,到医院做人流的女中学生开始排起了长队。
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央一套”再次给国人敲响了警钟。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同时,境外企业或个人不断上演抢注国内知名商标的闹剧。从2005年底至今半年间,“冠云”、“汾酒”、“东湖”等山西省多家著名商标遭境外抢注。全国驰名商标也未能幸免。“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红塔山”在菲律宾被抢注,“同仁堂”在日本被抢注,“康佳”在美国被抢注,“科龙”在新加坡被抢注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有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我国商标被国外企业抢注的案件每年都超过100起。
我们同样不可否认,“中央一套”的注册者不无某种“恶搞”和投机心理,但我们也不得不为其创意而叫绝。“二人转”避孕套因为东北父老的抗议被驳回,“中央一套”也让国人不能接受。但在“震惊之余”,我们也只能寄希望于法律向道义妥协。在国门大开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没有法律的健全,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的强化,明天我们讨论的也许就是要不要批准“新闻联播”为避孕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