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是的,单从产品的角度来看,Mate 8在这个当口发布算是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公认的下一代旗舰SoC骁龙820得到2016年Q1方能规模出货,进入稳定期距现在也需要大约半年多时间,Mate 8携Kirin 950在这个时间亮相,无疑能在配置上留给华为自己和渠道们大约半年的时间,与此同时,加量不加价的定价策略,时逢年底春节两个消费高峰的临近,这些可期的市场因素都让与会的经销商们磨拳擦掌的兴奋起来。另外,HUAWEI WATCH伴随发布带来的尊爵版,更是可以在这两个消费高峰成功切入礼品市场——好不好用另当别论,从Mate 7延续下来的旗舰效应是存在的。
可能有人会说我太过看重线下渠道的作用,说说一年多以前魅族MX4的发布吧,它一改魅族以往2499的定价风格,1799的定价在发布会之后便让场内的经销商们怨声载道,是的,一款机器只留给了他们几十块元的利润空间的确没办法操作,还好的是,随后发布的魅蓝Note成功在线下渠道实现溢价稳定了魅族的线下经销商体系,否则魅族想到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达到现在的盘子可真就难了,不过,千元机实际成交价比中端机还高,也算是那些日子里的奇观了。而另一方面,之前我更新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O家与V家的线下渠道,相信看过的朋友应该会对我在本文的观点了解一二。是的,线上渠道量能不小,但也千万不要忽视线下渠道的巨大作用,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候的中国手机市场。而想要稳住线下渠道,利润空间是首要的,这是让线下经销商们玩儿命推机器卖机器的源动力所在。
虽然之前已经有P8与Mate S高难度的工艺进化做了铺垫,但就我了解到的情况,设计和工艺更加复杂的Mate 8当下还是面临着产能的问题,也就是说它上市的早期很有可能会出现加价,这可能也是经销商们喜闻乐见的,毕竟在这个价位,能与Mate 8的诸多卖点一争高下的机型并不多。另外,华为P9的研发进度与特性也相当不错,至少华为的人表示P9对比P8的变化会相当大,而从时间窗口来看,P9亮相之时(2016年春天),也差不多是Mate 8进入稳定销售期的时候了,这样一波波的高端机型的推广节奏,应该是华为的整个体系,包括线下经销商都期望看到的,这也是华为坚持要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的印证吧。
Mate 7让华为成功切入3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华为现在铁了心要在那个区间立足却是必然,而这个愿景也是很多国产手机品牌的共同愿望。过程很曲折,但是执念坚持却是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