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4年4月23日一加手机发布会的第二天,我就有幸拿到了白色款的一加手机体验机,不知不觉间半个多月过去了,对于这个新品牌的新手机,的确是给我个人留下了很不错的印象,特别是对于这个品牌“不将就”的口号,慢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介于网上已经有不少一加手机的评测放出,所以我了就不想在这里再做重复工作了,能略过就略过,考虑到这个月底一加手机就要正式开放购买了,所以罗列一些可能会对各位消费者购买动机产生影响的问题,放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1.关于手机的手感
发布会上,一加手机头号产品经理刘作虎一直在强调这款手机的手感有多好,白色款背后采用来自日本Casheu名为Baby Skin的涂料,三层喷涂工艺;黑色款则拥有非常细腻的砂岩质感。我拿到的是白色款的一加手机,甫一入手,Baby Skin涂料果然名不虚传,触感非常细腻顺滑,但又带有足够的阻尼,基本不会有手机滑落的担忧,所以在这方面基本不用担心。但是作为长时间呆在手心中的手机,除了手感好,抗污性、耐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素,特别是像白色那么纯正的手机。
通过这十几天的使用,Baby Skin涂料还是显示出了一定的抗污性,比如儿子用的绿色水彩笔在背壳上留下的痕迹,只通过大约一天的正常使用,就消失殆尽了,这一点非常出乎我的意料。但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对触感的照顾,这种肤质涂层的表面比起常规过UV的光面塑料背壳,由于表层孔径较大,因而对于一些细小污渍和划痕还是不能拒绝,所以我手上这台手机已经留下了正常使用的痕迹。虽然它们对一加手机引以为豪的手感并没有影响,但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这些痕迹必定会对手机的观感带来负面效应,那么一加对此是怎么考虑的呢?
“换壳”——这是一加对此给出的方案。在手机正式上市之后,原装背盖将会以“耗材”的形式在一加商城上线进行销售,以便用户可以在日后的使用中自行更换。而且,这款集成了手机天线的可更换背壳并不会有太离谱的价格,和普通手机保护壳的价格差不多——对于我这种“强迫症 无套流”来说,无疑是种福音。同时,我也了解到,一加手机更换外壳的难度并不算,只要有合适的工具,辅以正确的教程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完成,因此,相信一加手机正式销售之后,官方也会有相应的内容放出。而通过这种方式,发布会上宣布的各种材质的后盖方案也就显得非常有实际意义了(貌似很多人都大爱单宁布),相比之下,比MOTO X的定制后盖更加灵活。
另外,我没有拿到砂岩灰的版本,所以可以说的不多,只是了解了一下材质:灰色磨砂的后盖采用了纤维编织工艺,而非简单的喷涂,所以在耐用性上,我个人觉得它会更加出色一些,不免还有些期待。
2.关于手机整体设计
悬浮式屏幕是一加发布会上被大力宣传的设计要点,不过会后和刘作虎的交流中,也提到悬浮式屏幕边缘容易藏污纳垢的问题,Pete的回答是问题的确是有,但是设计中已经考虑到了清洁问题。而实际使用也表明,上述两点都是存在的。
那么,为什么一加不采用一体化屏幕来完全杜绝呢?原因有二。第一,从参数上来看,一加接近9mm的厚度在这个档次的手机中不算小,主要是为了容纳3100mAh的电池。如果采用一体化的屏幕,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手机的厚度,影响美观。第二,悬浮式屏幕让屏幕边缘与手机边框之间有了足够的缓冲区域,大大降低了手机跌落时碎屏的可能性,手滑党的福音。这就是设计师的追求之一,即在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等几个方面取得平衡,总体来看,悬浮式屏幕还是基本上达成了它应有的使命,在保护屏幕和增大手机内容积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手机的视觉厚度和手感厚度。
此外,刘作虎也坦言,按当下一加手机的这个配置,16GB版本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而最高配的64GB版本还能有一些利润,不过在我看来,作为不能存储卡扩展的手机,64GB版本只贵了300元,选择高配显然更有备无患。
3.关于操作系统和待机
本来打算把这两个部分分开写的,但是求证了问题的答案之后,我决定合在一起科学一些。刚用上一加没几天,我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关于系统耗电量统计的截图,和围观的小伙伴一样,手机显示屏功耗大大低于射频和系统能耗让我惊呆了。虽然一加屏幕采用独立的ROM以及对应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屏幕显示内容的动态多少控制能耗,即动态内容多,功耗提升,动态内容少,功耗低,但是屏幕耗电一直位于系统第四位一度让我惊呼一加太NB了。但求证后的答案则更是我伙呆:因为这是测试版系统的bug一枚,实际上屏幕的能耗还是应该排在第一位。好尴尬的感觉,所以也只有等正式版系统出来再看了。不过,作为采用高通骁龙801平台的机器,一加的电池表现依旧不错,包括手机游戏党都可以放心操。
好了,接下来是系统相关。首批放出来的一加有Color OS和CM两个版本,我手上的是Color OS1.2,由于已经在OPPO Find 7上体验了Color OS 2.0,所以再回到1.2有些强烈的不适感。不过好在Color OS 2.0会在6月13日左右,与完成适配的MIUI OS一起开放下载,而在此之前的5月21日,当一加手机正式开放购买的同时,CM也会在一加手机官网开放下载。各位小伙伴是不是很期待呢?而且,一加选择Color OS,MIUI,锤子等作为合作小伙伴也是有考虑的,因为这三家都有软硬件两边的制造经验,用户口碑也很好(呃,现阶段略过锤子貌似理智点),这也只是我当个复读机。关于一加的操作系统,再多掰掰两句。在现在这个阶段,刘作虎的确表示会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硬件的精品化上来,等到用户群上来了,使用习惯和意见收集到一定数量,才会考虑退出自有操作系统。更何况在现阶段,预装别家的操作系统,还可以给一加带来额外的预装收入,并降低操作系统不成熟而降低用户体验的可能——事实也是如此,用户对新机的吐槽,有很大部分是指向操作系统。另外,这并不代表一加木有软件工程师,因为在ROM的适配上,系统核心和驱动等部分,还是由一加的攻城狮们完成的,只是普通消费者接触得更多的是系统的交互层和视觉部分而已。而且,现在一加手机的ROM团队也开始招兵买马,进行积极的准备了,相信假以时日,一加OS(先就这么叫吧)就会与我们见面。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也就清楚为毛一加木有采用OPPO niubility的PI原画引擎了:因为PI是OPPO手机憋出来的大招,和Color OS算不上是一家人的血亲关系,而Find 7上新晋的VOOC闪充也木有加载到一加上也可以理解了,因为那是OPPO移动的专利技术,一加要用的话,得公对公,交过(Zhuan)路(Li)费。
4.一加和OPPO的关系
从刘作虎离开OPPO移动创立一加手机,再到产品发布,坊间一直在传闻一加和OPPO之间的“基友”关系。是啊,和OPPO Find 5/7在外观上的设计思路有所接近,比如手机下巴的弧线,背后的摄像头,还有Color OS系统,难免不让人用一块肥皂把他们联系起来,更何况,OPPO和一加还是同一间工厂诞生的——“只有这家工厂可以达到我们对手机质量的要求”——这是刘作虎的原话!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各位看客可以先问度娘如下关键字:“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广东欧珀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维沃通讯科技有限公司”,“OPPO digital”。看起来略有点多,呃,其实,一加,即“深圳市万普拉斯贸易有限公司”和“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等一干小伙伴们一样,都是OPPO电子旗下的子公司,它和OPPO移动,即OPPO手机之间,是对等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甚至在一定的市场部分,二者还是直接的竞争关系。
尾声
好久没写长文了,心血来潮向春卷老师,王化老师学习,也当了一回打字机。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本文是我本周末回家看孩子的空隙,全程用试用的一加手机 有道云笔记敲出来的,感觉有两个:一加手机的电池的确不错;Color OS采用搜狗技术改过来的输入法木有原生的搜狗输入法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