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雪浪石
标签:
定州雪浪石苏轼乾隆旅游 |
分类: 旺猪走华北 |
雪浪石被称为“中华第一名石”,是定州八景之一。2018年端午节从河南回来路过定州,参观了文庙和定州塔,没有找到这块著名的石头。
原来,雪浪石以及所在的众春园,现在在一所医院里。熊去定州公干,有幸看到了这块石头。
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被贬定州任知州。在衙署后花园偶得一石,黑质白脉,中涵水纹,仿佛石间有百泉涓涌、浪花飞溅,苏东坡定名叫“雪浪石”。
苏东坡爱此石如至宝,从曲阳恒山运来汉白玉石,琢芙蓉盆将石放入,并赋《雪浪斋铭》于盆沿之上:“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异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玉井芙容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第二年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复贬惠州,岁久盆与石埋没。苏东坡后来一直在贬官的途中,但对于此石念念不忘,在写给好友、同僚滕希靖的《次韵滕大夫三首》中,有两首写到了雪浪石,其中提到:“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国山水聊心存。”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新任定州知州张舜民因与苏轼友善相知,特地修葺雪浪斋,重新置放盆石,并欲作诗寄给苏轼,当时苏东坡遇赦从岭南北归途中,不想于七月二十八日(8月24日)病逝于常州,享年仅65岁。张舜民睹石思人,乃作《苏子瞻哀辞》,诉说了人石不了情。
雪浪石是一种水冲片麻岩,广泛分布于太行山和燕山片麻岩地区的河谷里。至今在河北省定州市、曲阳县、阜平雪浪谷等地均产,体型较大,石面平滑,黑质白纹,颇多山水画意。
存放雪浪石的亭子叫“雪浪亭”,园子叫“众春园”,取“偕众同春”之意。园内恰好又有一棵古老的椿树,树冠如盖,浓荫蔽日。此树树龄283年,清雍正12年(1734年)种下的。
雪浪石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他六次过定州,咏雪浪石诗三十余首,还先后命张若蔼(张廷玉之子)、董邦达、张若澄(張若蔼之弟)、钱维城绘制四幅《雪浪石图》。
“雪浪亭”边,古椿树下,还有一块2米多高的太湖石——亁隆31年(1766年)有人在河北临城掘得一块奇石,待清除掉石头上的於土,“雪浪”二篆字显现。赵州守李文耀辨认后欣喜若狂。他深知,雪浪石是乾隆皇帝心爱之物。于是将此事报告直隶总督方观承。方观承揣摩乾隆皇帝心思,建议将雪浪石运回京城,放到御园以供皇家观赏。
乾隆皇帝接到报告后,认真研究了东坡先生对雪浪石的描述,认定临城石虽有“雪浪”二篆字,但形状和纹饰均与东坡雪浪石不符。于是决定,东坡雪浪石原地不动,题名“前雪浪石”,把刻有“雪浪”二篆字的太湖石题名“后雪浪石”,也置于白石盆中,放在前雪浪石之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