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友谊售货员载重裙子言果语 |
分类: 随想藤 |
以下都是小事情,有些是年代久远,有些是新鲜出炉,都是散落到记忆中,关键时候想不起来,无聊时候又总放着.但从这些,那些小事的背后都可以学到一点一滴的东西.或许就是生活教给你的经验吧.一个没有真正生活过的人是没办法成为一个生活的智者的.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命运,所以说什么话,做怎样的事情是偶然中带着必然性的.每一次的一个小选择,小决定,就会让人生道路在拐弯之后变得截然不同.但即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结果,都不要后悔."后悔"这种心理是最没有产出和又最消耗心力的无用功.
困难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怪物,对某人说需要几亿元才能保证不破产,但对某人来说就是保证每天吃饱饭;
困难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对别人可能不值一题的事情或许对你来说是不能解决和超越的.
对小学生来说一次考试的不及格,老师的一次责骂都会在心理上造成不能改变的沉重压迫感.或许从小就要对孩子做面对困难的心理教育.不能因为是孩子就觉得他们心理不成熟没什么.因为孩子与成人面对的是一样的社会价值和裁判.而且比成人更加脆弱和无助.所以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在回过头看来来时路上的"困难"往往没有当时面对时候那么可怕.
最近看AMERICAN IDOL,一对朋友的组合,因为其中一个人实在没有歌唱实力和天赋.所以评委决定只要另一个卓而不凡的歌手过关.但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友谊,这位过关的选手选择了放弃.然后他们双双回家,再度成为普通人.(但假设不同的选择,如果他选择接受,有可能因此失去友谊同时也名落孙山;也有可能成为万人追捧的明星后再次得到朋友的友谊,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选择呢?)
另一个故事是某人在初初入社会工作的不久,就有了一次很好的升迁机会,但因为和好朋友一起竞争,所以在面试的时候就谦虚得说自己的某方面不如此位朋友.但他的朋友却没有这样"让美",结果机会就白白从他身边溜走了.
以上的故事说明了:
1.谦虚这种态度有时候是要不得的.会连累得你永远没有争取上游的权利.
2.友谊也要在互相理解的情况下,分场合发挥.
3.不能靠自己的牺牲去赢得友谊,这样的友谊也是不牢靠的.
4.朋友最终得到的胜利是自己争取的.也是靠你的谦虚成全的.但这不能成为你们交恶和你后悔的借口.因为之前这些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5.或许没有想太多的人都是心地纯良的人.结果根本无须揣摩.每个人追求的不同.有人因名利富贵的失去而后悔,有人因友谊亲情而执着.
有邻居在著名MACY'S(梅西)百货商店看中一条裙子.原价是120刀.她没买;到了圣诞节减价对折到60刀,她还是没有买;过了圣诞节大特价,到50刀,她去看了,并还对售货员抱怨说,这么久都没有便宜很多嘛,因为只有这么一条了,要求售货员再去查查电脑这条裙子有没有更便宜(一般这里的大商店是没有讲价的,只有统一的打折)但这次邻居就以26刀得到了这条裙子.另一个故事:Z国某大学女生去学校口的精品店买东西,因为砍价太猛,引起店主不满,起了争执就被店主就地杀人灭了口.
以上2个故事说明:
2.在争取的时候不要过了对方的"底线",起码买卖不成,仁义在.
3. 冲动是魔鬼,有时候需要静观其变.
4. 人都有需要和想要的东西,要分清什么时候,需要的一定放前面.想要则可要可不要.
5. 凡事都有度,物极必反.
每个人的思想就像是一艘船的载重,如果没有想法,只是吃了睡,醒了工作的话.就可能轻飘飘的小舟,没有重量也没有能量去前进,在生活的激流中,只能在同一个错误下不断打转,无法前进.但如果载重太多,思考太多.就会觉得人生苦短,困难无穷.承重压得"船"越来越慢,甚至沉没.
因为追求和目标设定的不同,就可能有不同的生活型态.
如果每个人能量按100来分的话,生活中的各个活动消耗占百分之几,例如:工作50%.那你只有60%再分给你生活中需要做的家人;爱人;朋友;社交;学习;运动等等.最后还要留些给自己喘息的空间.如果按种豆得豆的理论来说,你分给工作的很多,那你收获工作上的成功也是应该的.(但还有种可能是,在现实中,多劳并不一定多得);如果你分配给家庭50%,按种瓜得瓜的理论,那你必然得到美满幸福.(但也有一相情愿的付出).
总之,在你花时间去抱怨没得到什么的时候,就应该相应多投入精力在这方面.做到"好好争取,天天幸福!"
没有"完美的生活"只有"生活的最佳状态":
1.不要一直要求自己比别人做到"最好"
2.要一直期望自己能比自己做得"更好".
3.留意"机会"甚至是很小的机会,并去尽力把握.
4.停止做更多同样无效的事情.
5.把精力放在你想要的东西上(正面的,积极的),而不是你不想要的东西(负面的,消极的)
6.把握现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