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倪光南计算所老干部 |
分类: 计算机史 |
1961年夏天,倪光南以全5分的成绩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毕业,被分配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负责外围设备研制的第六研究室输入组。他参加了我国自行研制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吴几康领导的119机)的工作,担任外围设备值班长,负责调机。后来担任插件(线路)组长。1964年4月,119机研制成功,倪光南被评为计算所先进工作者和中科院北京地区先进工作者。
在此期间,六室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王中田与倪光南成为知己。王中田是一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对技术有强烈的兴趣,变成勤奋学生。从与王中田的接触中,倪光南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特别是王中田不计个人得失、坚持真理的精神给了倪光南很大的教育,两个人常常在实验室里研讨技术直到深夜。王中田希望倪光南研究新的计算机输入技术。
倪光南认为,要改进计算机输入技术,应该依靠计算机本身。于是,他逐渐明确了研究目标,一是用计算机辅助汉字输入,二是用计算机识别文字;前者发展为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后者发展为手写文字识别机。
王中田先生(王先生女儿王燕兰提供)
倪光南:我的良师益友
—记中科院计算所原六室王中田主任
1961年夏天,我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毕业,进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被分到研制外围设备的第六研究室输入组,很快就和六室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王中田成了好朋友。
早期的计算所大门
为了在我国计算机的最高学府能够“听戏”,这个具有超前意识的党政干部老黄牛,变成了一个勤奋的学生。业余时间,王主任几乎都用来学习技术,他不耻下问,虚心向科技人员请教各种技术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回答问题比较耐心的缘故吧,王主任和我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间最多。实际上不只是王主任从我这里学技术,我也从与王主任的接触中学到了他的许多优秀品质,特别是王主任不计个人得失,坚持真理的精神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我们两个人,一个是党政干部,一个是科技人、常常在实验室里研讨技术,谈古论今,直到深夜。
2000年7月,王主任不幸去世,当时我和六室老同志们聚在一起,含泪回忆王主任的生平,我们一起商议后,在王主任的悼词中加了这样一段话来寄托我们的哀思:“王中田同志作为一个党政干部,不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还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为广大科技人员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领导水平。他这样做在今天看来似乎不足为奇,但在当时需要有极大的勇气,甚至要冒一定的风险。但王中田同志不计个人得失,坚持真理、崇尚科学,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正确方向,他的这种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志学习。”
如果是在今天,一个干部像王主任那样,如痴如醉地学习科学技术,肯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王主任这样做却遭到了许多非难和指责,甚至被扣上“只专不红”“业务挂帅”等帽子,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揪出来挂上“修正主义分子”的牌子遭到批斗。
后来,王主任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六室,六室的科技人员一直都很想念他。在王中田当六室主任期间,他就有远见地希望我研究新的汉字输入技术,给了我很大的科研自由度。这样,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我就开始了研制计算机新的汉字输入技术的漫长历程。我认为,要改进汉字输入,应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从而产生了利用“联想”功能辅助汉字输入的设想。
1974年我在计算所阶梯教室做了一个关于联想汉字输入方法的报告,后来,这一创意发展成为联想汉字信息处理成果。1984年底我们研究所创办了计算所公司,实施所内成果转化。这一成果就转化为联想式汉字系统拳头产品,计算所公司即以此起家,并在1989年改名为联想集团。
我想,如果王主任泉下有知,他一定会为此感到欣慰。
完成了汉卡的倪光南,怀念着自己的室主任王中田
编后:中科院计算所从一开始的三个研究室,发展到后来多个研究室,王中田、张克明等一大批中层干部在科研、行政、后勤、保障方面投入了全部精力,他们对中国计算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倪光南作为科研人员诚挚地回忆自己的直接领导,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正因为有王老先生这样高风亮节的老一辈革命家和倪院士这样努力奋斗的知识分子,我们的科技才有希望!他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是我辈终身学习楷模!
陈俊清
王先生倪先生的超前意识与眼界让人佩服,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致敬!
致敬老一代的革命开创家。
Christine
Zhou
倪光南院士的漢卡在那個時代標志著一個新的理程碑。如果從那時起我們就意識到應該走自我研發的道路。那麼今天的科技水平就不止這些了。
為倪光南院士的博大胸懷與聰明才智點贊!
Christine Zhou
致敬老一代的革命开创家!
迪兴
倪光南老师一直主张信息技术主权,如能得以实施,中国绝对不存在现在的被卡脖子问题!
jeff
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在计算机、科技等各方面能有卓越的成就就因为有这些前辈能以專注、勤奋、不屈不挠和大公旡私的精神和干劲做好要做的事.
Harrison
倪光南先生一向力主自主核心技术,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呼吁中国发展IT核心技术,特别是自主操作系统和国产CPU,他的远见卓识让我钦佩。
Harrison
倪光南先生不仅编写了大国匠“芯--联想汉卡,他还有大国匠心的品质,倪光南坚定地认为:“科学家与社会结合的目的,一定要出于公心,不能抱有太多的私念,否则就丢掉了科学造福社会的本意,成了某一个人打着科学的旗号造福自己了。”
Angela
文章内容感人肺腑。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都是靠像王中田这样的老一代革命家开创出来的。谨此向他们表示致敬!
WY兰(香港)
WY兰(香港)
倪先生寫的《我的良師益友》一文,不禁令我們想起那個艱苦又充滿活力與激情的忘我工作年代。半個多世紀前的往事倪先生依然記憶猶新。
倪先生的正直與善良,尊重別人的高尚品格讓我們深受感動。
Zou Jun
倪先生對中國計算機的漢字輸入技術做出了巨大的開創性的貢獻,他的回憶真诚,令人感動。儘管半個世紀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