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发动机试车台上的姐姐

分类: 抗战八年与军事 |
姐姐的成绩很好,却没有报考清华、北大,而是继承父母志向,投考北京航空学院,选择的还是重中之重的飞机发动机专业。这当然是因为抗日战争之时,我们全家在成都遭受了日军飞机的轰炸,因为父母推着儿童车,出城到了郊区"跑警报",没有在城门躲避,而幸免于难,当天城楼被炸塌死伤惨重。这也就是她避开两校,而选择航空为志的心愿!
1958年,北航决心制作一架飞机,为此她们花费了一年时间,制造这架自己设计的飞机,后来还飞上天空,试飞员是著名的飞行员潘定国。为此,姐姐上了六年大学,1962年才毕业。她被分配到空军的一家研究所,入伍穿上军装。第一项任务就是到大连的飞机工厂实习。
因为疫情,姐姐悄悄地走了。她短暂的一生为中国的航空事业尽了一分微薄的力量,让大飞机和新一代战机飞上蓝天,翱翔全球是二代人的梦想,正在一天天的实现着。姐姐、姐夫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