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熊十力先生逝世52周年

分类: 历史回顾 |
熊十力(1885-1968)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最富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原名继智、升恒,字子真,晚年称漆园老人。湖北省黄冈团风县上巴河镇熊家坳村张家湾人。曾参加武昌起义和护法运动。
1920年入南京支那内学院研究佛学。1922年至五十年代末到北京大学任教,抗战期间曾在四川复性书院讲学,晚年定居上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参加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政协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归于儒,秉“中体西用”模式对佛教唯识论加以改造,创发以“恒转”为本体的哲学体系。重要著作有《新唯识论》、《体用论》、《乾坤衍》、《十力论学语要》、《佛家名相通释》、《原儒》等。
1979年4月,在上海为熊十力先生举行追悼会。
熊十力先生晚年在上海准海中路2068号居住,是陈毅市长特地安排的(修建地铁已拆除)。
抗战期间,在重庆北碚金刚碑的勉仁书院藏书万册的图书馆。

熊十力先生在北碚居住的平房遗址,可见地基仍在。

我和老妈,瞻仰北京什刹海大金丝套2号,五十年代熊十力先生居住小院。

在姥爷居住的小院门口留影。

黄冈团风上巴河镇熊家坳村张家湾的熊十力先生墓地。
熊十力年表
一九六六年文革爆发,天下大乱。先生身心俱受摧残。淮海中路寓所被造反派占领,返回青云路子世菩家居住,心境悲凉,以求速去。一九六八年五月因患肺炎住虹口医院,基本上好转了,但先生一生喜欢呼吸新鲜空气,清晨开窗受凉,大便用力过猛,心力衰竭,抢救不及,于二十三日九时与世长辞。
先一年马一浮卒,是年蒙文通、张难先卒。一九六七年美国哲学百科全书和一九六八年大英百科全书为先生立专条。一九六八年七月香港中文大学吴俊升、唐君毅等开会追悼先生;一九七九年四月上海各界在龙华革命公墓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一九七一年先生夫人傅(韩)既光逝世,一九七一年九月先生和夫人的骨灰送回黄冈故里安葬。 (原文载《回忆熊十力》,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