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杰大姐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2020-03-22 21:39:49)
分类: 历史回顾

文革结束后,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志开始往来,复兴路一个军队大院里的杰大姐就见到了湖北襄樊当年老家武工队的熟悉同志。热情叙谈之后,客人询问杰大姐的父亲,问候老人家。杰大姐的父亲在土口口改时定成地主,她很低沉地说,那年口口一开始,父亲从北京家属院里被赶回了老家,受到管口口制。熟人大为惊奇,怎么会这样啊?他是功臣啊!当年老爹在镇上开了一个茶馆,成为地下交通站,掩护了过路干部,向延安转运药品、物资。后来茶馆被反动派破口口获,老爹也被捉去,他在严口口打之下,没有泄露任何消息,更未出卖熟人。把家里不多的地卖了,总算救了出来。这些过程外人不得而知。当地的熟人随着形势变化南下进军。土口口改时,另外派来的工作队不了解历史,按解放前三年的资产定成口口分,给老爹戴上了地口口主帽儿。因为杰大姐16岁时参加革命,去了延安,不知道父亲的遭遇。老爹后来是如何申述的,已成谜团。

杰大姐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熟人说,我们都可以给县省证实,纠正这事,回去之后他们就寻找当年的联络关系述说。

杰大姐在一个研究所任干事,虽然她早年就和姑姑、姐姐一起去了延安,但是因为出嫁早,一连生了5个娃,多半时间都在家属队里带娃,只是普通人员。知道父亲贡献的杰大姐非常高兴,就向对面桌子办公的处口口长老威汇报。威处一听杰大姐要“动出身”!根据她多年经验,凡事要谈及本人家事的,都属于混进队伍的异已,还想“翻口口案”,必需“严惩不贷”。虽然十年口口结束了,杰大姐的行为还是不可容忍,别以为你家是从延安回来,照样能收拾。首先把杰大姐调出到情报研究室,坐在科技阅览室反口口省;第二,派出专人去湖北,要求他们坚持原则,不让“五类分口口子”翻过来;第三,在大会上宣布杰大姐的事儿。还好,不是几年前,那时有点风吹草动就可以关人和抄口口家了!

这时,气愤异常的杰大姐,心想你们掺和啥事呢?家里先后5个人去了延安。他的丈夫是兵种的副口参口谋口长,姑姑和姐姐的丈夫还要高。亲友商量,直接找先念,他是红安人,1939年初,率队进入豫鄂边区,19412月,任五师一一师口口长兼政口口委。1977年,担任高职,对湖北当年的情况是十分了解的。


杰大姐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很快,好消息传来,杰大姐家的这个事,作为湖北平FAN第一号事例,发出红头大文(这事发生在1979。杰大姐当然也不再端坐反口口省,理直气壮的说话。上边二话不说,表示之前对杰大姐欠妥,向她赔口口礼。杰大姐已到退休年龄,所里想安排她光荣退休。问她还有什么话说?杰大姐表示,我一定要回到处里,哪怕上一天班,第二天我就办手续回家。我本和老威是两张办公桌面对面的,差不多共事10年吧!现在,我就想和她面对面坐一天,问问她知不知道精神,怎样理解BLFZ。她就是对我家的事不了解,也可以等候省里来定。尤其不能容忍的是,她派人去湖北省,要“抵制家属FAN,AN”,事情没搞清,凭什么就急急忙忙大口口会,点名让我去阅览室。

威女士后悔莫及,无论如何绝对不能和杰大姐对面坐一天,哪怕一个小时。她赶紧找人,火速调离到5公里以外的函授学院。杰大姐自己在办公桌上坐了一天,大门也打开一天,我听说了就专门去看她。我很尊敬这位耿直的老大姐,以前,我老去阅览室看资料,几次见到杰大姐在那枯坐,心里也奇怪,但我傻呼呼地没多想,也没问过,也就是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就低头看杂志。这时,她才跟我讲述了来龙去脉。我母亲也是湖北人,我的姥爷也介绍过人去延安,说不定就路过了这家茶馆。第2天杰大姐就正式退休,以后再也没见过,现在回想都是40年的事啦!时代变革,个人的努力和遭遇只是一个转瞬即逝地浪花,但从一言一行中可以看出人的追求和品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