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靶场的高炮射击对比试验

标签:
指挥仪高炮靶场 |
分类: 计算机史 |
20 世纪60 年代初,军队急需全自动高炮指挥仪,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慈云桂教授向国防科委请命,争取到了研制任务。高炮指挥仪的研制成果,促成了工业产品定型,上级决定开始“天津会战”。“计算机指挥仪天津会战”持续到1973 年,各单位的带队人为:
北京计算机三厂(无线电三厂)派出了运控、内存、外设、电源、数学(软件)、结构设计等多位人员到天津电子仪器厂(计算机厂)参加会战。
1969 年,三厂派靳进善和王玉芳去哈军工参加“441-C 数字高炮指挥仪”会战工作会议,这是靳进善第一次到哈军工,也是第一次见到计算机室的老师,他将与哈军工的交往和这次会战作为一生中值得记忆的日子。设备如期完成,相继在国家靶场、渭南靶场、昌黎靶场和旅顺靶场打靶。
孔从洲将军
军委炮兵机关的领导们都听说过441-C 指挥仪,它能神到什么程度?这回眼见为实。孔副司令员握着康鹏的手说:“老康,打的太好啦!了不起啊!你是我们炮兵数字指挥仪的鼻祖呀!”他望着面容黝黑、骨瘦如柴的康鹏接着说:“我看你这么瘦,是不是有病了?先不要回哈尔滨了,跟我回北京,我带你去检查检查身体。”
慈云桂教授(右二)和哈军工教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P4ryNrnhHTMicKCX6jg2LAuxT2ZzJfc1RqLRDFIEwjJaXCZERm4F4t6Iibia2BGej1gYWMmZd5tA7hDdyQsy17eQ/640?wx_fmt=jpeg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科研处邵国材参谋(左)看望康鹏教授
1975 年, 由军委炮兵将441-C 机定型为59 式57-1 数字式高炮指挥仪。王诤部长说,批量生产441-C,部队要多少生产多少。1982 年,航天部召开了仿真论证会,国防科大参加的有金士尧教授、胡守仁教授等,441-B/C 数字仿真系统成为航天数字仿真系统的应用范例。国防科委、航天部决定大力发展数字仿真事业,不再用巨额经费进口美国Hgshare-700 混合仿真机。国防科大研制出银河仿真-Ⅰ型机和银河仿真-Ⅱ型机,1985年、1995年,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441-B 机是通用电子计算机,441-C
是专用机。从军用计算机的任务转到通用机,再返回专用机,有了开拓,才有了深入,为国防带来成批成果,哈军工完成了一个成功的战略转移,也实现了慈云桂的心愿。441-C
研制组的成员,将自己的人生和计算机事业结合在一起,从1978 年起的15 年间,国防科大计算机研究所获得的国家、军队和湖南省的190
项奖励中,都能见到他们的名字。

靳进善(左)看望康鹏教授,中为康鹏夫人王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