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图书馆寄来《溯源中国计算机》收藏证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是计算机学院应用的先进地区,《溯源》书中记录:
广西大学
1974年秋,电子管计算机DJS-1从北京七机部701所调入广西大学,1975年初,经沈舜莺、张越秀等老师调试后,可以正常工作。
张越秀曾由北京航空学院派赴计算数学训练班学习,编写表演程序、计算三角函数等驾轻就熟,后来机器使用光电读取纸带,输入更加快捷。
从1972年起,数学系招收计算机专业74级学生,以DJS-1示范,学习电子管和逻辑电路,制作了稳压电源和逻辑插件测试台,后改为计算数学专业。
1978年夏,自治区教育厅特批80万元专款,购买了上海无线电十三厂生产的一台集成电路TQ-16计算机,机房位于第一教学楼二层。
TQ-16机有三个大柜,配备一台400赫兹中频发电机,运行噪音很大,放在楼下封闭运行,外部设备是两台一英寸磁带机、两台每秒十行的行式打印机、X-Y记录仪,数台手工操作的纸带穿孔机,专设几位穿孔员。
南宁市电业局中心调度所、建筑设计院等单位也已有该型计算机,邀请北京工业大学来推广ALGOL-60语言,本校土木系开展拱坝设计计算,物理系进行了物理课题计算,数学系与西津电厂等合作,编写了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的程序,效果甚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