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2015-11-30 21:37:05)
标签:

航天纪念钞

纪念币

东方红

卫星

分类: 计算机史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11月26日,发行航天纪念钞和硬币,提前一个月发布公告,我是在银行预约成功.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刚好,1965年就开始为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刘易成和张绮霞约我见面,他们的事迹在我的《溯源中国计算机》一书中有专门的描写,他们两位对“东方红”卫星有特别的感情。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11月26日,银行开始领取纪念钞,但是领取的人太多,不到16:20当天的份额就全部兑换完毕。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11月27日,8:30我就到银行排队,第一个!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9:00,保安来开门了!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后边已经排上队了!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终于兑换成功!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张绮霞研究员(后为软件所),第一个卫星轨道的计算机程序是她编制的,论证成功,才最终确定了测控系统的方案,功莫大焉。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刘易成先生,他是中科院卫星总体组成员,提出了多普勒轨道方程,有了这个数学方法,卫星轨道的后续工作才顺利进行,要知道当时中国没有远洋考察船,也没有远程雷达,这种困难条件下,数学所、计算所、物理所、天文台、酒泉基地等多个单位,群策群力,转战南北多处,历经5年终于完成全部测控系统建设与发射准备。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发射后,14分16秒就准确计算出卫星轨道。 
    两位科学家是前后工序,配合默契,以后好几十年没有再度合作过,但是航天的情节都在心中深处保存,为了《溯源》的采访才再度见面。
    他们见到“航天纪念钞和纪念币”都非常高兴,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航天飞行器,然而“东方红”迈出的第一步永远值得纪念!
     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为这“第一步”做出的努力!

航天纪念钞和老科学家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