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座人物的水平和学生听众的精气神

(2014-09-18 19:36:01)
标签:

报告会

人民大会堂

科学家

大学生

睡觉

分类: 创新管理与市场
         讲座要人听,人越多越好。但是,会议的气氛并非由主讲人的地位与报告内容决定,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兴趣越来越狭窄了。看电视频道的时间比例,就知道他们的兴趣何在,听长篇官话能有点击率吗?上边津津有味,下边,大睡其觉,公然睡觉已经不是新闻了。
       
     从微观来说,电化教育有30多年了,在庄重的国家场所,各种设备都有配备,为什么“软件”跟不上呢?有讲的,有看的,有听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从宏观说,一些老科学家,可以带研究生,他们的理念和学问,要是通过文字来表述会更好,在大场面上,对大批量的青年讲述,不一定能有“气场”。

  我也探讨过来自江浙的三位数学家徐献瑜、赵访熊、冯康:

“许多老先生离我们很远,又很近。远,是他们生活的年代久远

高度、学识水平和巨大成就令我们难以企及;近,他们的贡献

融合在教材里,化作各项工程的规范,他们的品德和意志依旧是当今

楷模,他们的形象似乎无时不在身边。”

  徐献瑜、赵访熊、冯康就是这样离我们又远又近的数学家。

     要是明白,现在科学家离大家远了,越来越远,就要有足够的准备,让大学生们接受

和关注他们的经历和理念,之后,他们离我们才能够近了起来。

星移斗转,要想开大会,没有成批的人睡觉,还真不容易!

    要争取,要是有机会去对大学生作报告时,没有人睡觉,少有人睡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