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罗汉们”和早年的“精英”

标签:
计算机罗汉精英史志图书馆国图北海文津计世编辑it |
分类: 计算机史 |
偶然发现,居然有个《中国计算机精英志》,如今不大热门的“精英”,还加上“志”,使我倍感希奇。通常说是树碑立传,而《志》,好像更为名传千古,这是什么时候策划出来的,似乎就没有听说。
网上查询,方知原来是《计算机世界》出版社的杰作。询问社里的朋友,想必手到擒来,哪天过去端坐学习。一看精英者都是何人,二看是谁能够集合起一列“现代罗汉”?
好事历来多磨,一是“计世”多人居然对此一无所知;二是许多业内人士也无印象。没辙的时候,想起还有国家图书馆,居然查到它就有这收藏,并可阅览。兴冲冲跑去却不见图例指示,柜台后边的大姐微微一笑和蔼地抬手向东南口吐“老馆”二字。次日冒大风,西四路口堵车半小时,总算进入30年没来过的“文津馆”。递上索书单,馆员低头点击几番,抬头又点头,我心方踏实。
接过“精英志”,赶紧端坐挺直胸膛,掀开硬壳,见到的是一部“春雷一般响亮、朝露一样清新的名字”。原来是1995年,计算机世界成立15周年之时,几位热心人费尽心机完成的这一专著,却没有正式出版,业内难见踪迹。
其中有19位院士、72博导的简历,计算机世界发表的文章60篇(学者32、企业家17、青年人才11)。包括许多现在难见到的先驱者的材料,有他们的籍贯和生辰,当然更多的还是他们的经历。
12月22日,在一个规模宏大的促进“产学研”的论坛上,有发言者以为我们长期重视成果,而不重视其产生的过程;重视工程项目,而不重视产业,故难完成整个生产链和服务链,使得综合社会成本高居不下,即使引进生产线,引进产品,其服务能力也难达到预期水平。
我正在汇集中国计算机先驱者的经历,许多材料难得一见。此书不仅有院士的经历,也有遍寻无着的陈堃球、史忠植等的简历和早年标准照,还有国防科大李晓梅教授的早期经历。史先生退任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之前,我专程拜访他探讨计算机历史,得到热情接待,而后一直没有再相见。
才15年,连“计世”自己都没有了昨天记录,人去物非。要是国家图书馆还是不让非正式出版物阅览,要是没有网络和旧书业,我也难找到这样宝贵的材料。
主流媒体正在喧染的收藏品都是说可以剧烈“增值”的,而对中国的经济、科技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先驱人物,却失却价值,感到无言地惆怅。
灵机一动,在网上寻觅,居然在“计世”3公里之内的石景山就找到一册。网购这册工本费20元的精装书,价码5元,另加快递费6元,1天到手。15年,萝卜、白菜都涨价10倍,面对辛苦送书的快递员,我真有些感动。
http://www.biia.org.cn/p/2010-12/23/201012231716335.jpg
收到的《志》,还是崭新的,带着封套。塑料袋和纸袋包装加书,共5元。
http://www.biia.org.cn/p/2010-12/23/201012231716565.jpg
董蕴美院士
http://www.biia.org.cn/p/2010-12/23/201012231717125.jpg
陈堃球老师早先的照片。
中国计算机事业多亏华罗庚先生带头,有一批人先行。54年的队伍浩浩荡荡,而带头人物已隐身离去,应像罗马、希腊和埃及人一样将他们的名字用大写的金字记录。仅这百位“罗汉”,学生就数以万计,我想他们是会记住自己的老师和前辈们的。
此“志”责任编辑是蔡光普女士,1994年加盟计算机世界报社,历任编辑、总编室主任 、副总编职务,《志》应是她到“计世”的首批产品。
“志”还有主编和副主编,主编者申瑶,1990年,《中国电子报》总编室主任申瑶调任《计算机世界》社长。
副主编为杨坤棠,他在电子情报所一个研究室做了20多年,虽是没有职务的组员,也是大家公认的才子。他运笔极佳,《计算机世界》创刊号上那一篇脍炙人口的“计算机闯入‘红学’研究领域”便出自于该才子手笔。
杨坤棠的俄文和英文也很不错,他个性温和,淡泊名利,从不恃才自傲。到“计世”之后,杨坤棠任过主编之位。后来成了包括《计算机世界》、《微电脑世界》、《国际电子报》,集团所属三大报刊的总编辑。从1984年年底到1995年年底,杨坤棠在这个位置上干了11年,直到和申瑶一同退休。“志”,是他们收山之作。
一个单位里面,产生过许多这样的“干才”,是不是也应当被本单位的后来人记住。
附:中国计算机精英志(1995年)
分类级别:专业志
关键字:计算机;精英
* 院士篇
* 专家学者篇 (32)
* 九天揽月 人间求索——学部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 硕果累累 桃李芳菲——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夏培肃教授
* 顽强拼搏 为国争光——我国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 成功归于集体 希望寄寓学生——学部委员孙钟秀教授
* 上下求索 献身科研——学部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张效祥
* “青鸟”展翅 志在千里——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杨芙清教授
* 市场经济中的“书呆子”——联想集团总工程师倪光南素描
* 银河闪耀织女星——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国防科大教授李晓梅
* 用生命托起科学的太阳——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软件专家陈堃銶
* 志在华夏展宏图——留美博士、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周济
* 一位学者的真实——计算机网络专家顾冠群剪影
* 老骥伏枥——我国计算机软件奠基人之一徐家福印象
* 云鹤之志寄万里——浙江大学校长、计算机专家潘云鹤教授
(下略)
* 企业家篇(17)
* 青年篇 (11)
* 博士生导师篇(72)
丁秋林、王鼎兴、王光兴、王能斌、尹宝林、石纯一、冯玉琳、史美林、史忠植、许卓群、仲萃豪、刘明业、刘慎权、刘大有、刘叙华、孙家广、孙永强、朱传琪、李三立、李华天、李仲荣、李晓梅、李晓明、李国杰、李未、余胜生、吴立德、吴恩华、吴泉源、何志均、沈绪榜、金士尧、陈堃銶、陈火旺、陈福接、陈光熙
、陈延槐、陈国良、陆汝钤、陆汝占、张福炎、张奠成、张晨曦、张江陵、周龙骧、 施伯乐、俞士汶
编辑:蔡光普
70年代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做过研究所技术人员,河北省科委、电子部机关干部,1981年底加入中国电子报,1994年加盟计算机世界报社,历任编辑、总编室主任、副总编,1998年7月任《国际电子报》总编,2001年11月,任《微电脑世界》社长,2002年6月开始任《少年电脑报》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