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近11时,北京4号线动物园南边进口“封站”。要到动物园的乘客,被提示到西直门或国家图书馆乘公交车。
整个路段,一眼望去汽车拥堵不堪!照片就免上了,大家可以想到的北京最最最拥堵的场面就是它。大约没有至少20分钟,公交车是过不去动物园路段的(平时1-2分钟)。
当数字城市提上日程之时,能不能减少那种,“建设归建设,使用归使用的城市发展现状?”
4号线设立动物园站,开通之时,我还以为下次节日,家长们可以轻松地带孩子们来看猴子和熊猫们了,为此欢欣鼓舞。结果,还是大失所望。
纵使你千变万化的建设和开通,到了关键时刻还说一个“封站”,理由却是人多。而北京人、中国人,在修建地铁的时候,已经是这样多了,又不是今天才多起来的。
现在,“物联网”兴起了,已经成为规划与建设的重点,可是,我担心的是。热烈议论中的专家们,讨论的还是技术和功能,最后拿出来的成果,还是会和早先的“北京数字信息亭”(现在还在一些路口见到其凋零景像)类似,中看不中用!(当前的三网融合的讨论也是如此)

按照现在的介绍:“物联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比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的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并与现有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
上海电信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世博的交通监控上,该物联网系统通过视频与传感器技术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烟雾、振动和加速度等元素的控制,可以实现对车辆的车速、开关门、急刹车、碰撞、侧翻、超速、越界(偏离运营路线)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还可以对危险品进行监测,此套物联网系统已经在世博正式开幕之前投入运营应用。
要说起来,这些东东虽然先进,可是要是未来的物联网要是只能做到这些功能,还是远远不够的,闹不好,还是会成为如同节日封站的新地铁。
“新地铁节日也封站”对正在宣传中的洋洋大观的许多信息化新手段是一种警示。也是从信息化大国成为信息化强国的一个关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