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实行“实名制”购票和乘车应有信息技术的全力支持
2010年春运,铁道部在粤、川试行“实名制”购票和乘车。胡亚东副部长说,总体上看,“实名制”在广州地区的试行效果非常好,基本上达到了推行的目的,打击了票贩子,维护了春运售票秩序,确保了站区秩序稳定,做到了为老百姓着想。尽管“实名制”还存在若干问题,但其成效有目共睹,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赞扬与肯定。
“实名制”的实质是保证购票的旅客本人乘车,铁路部门以车票的流水序号和实际乘坐的车次与座位作为承担旅客运输的凭证,使火车票的黑市转让价值消亡。
“电子客票”是实行“实名制”的基础。今年春运,由于铁路实行“实名制”的管理与技术准备不足,“实名制”要同时核查乘客身份证和车票,还要凭证件购票,最多时,购票、进站、登车、出站要有4次核查,增加了旅客和车站的负担,也增加了实施成本。
建议铁道部坚持推行“实名制”,但要改进措施,要从“管理旅客”转向“为旅客服务”,要将传统的运输服务变为“数字客运”,把客运员工和客运信息系统合为一体,应借鉴民航的经验,购票旅客只需在进站时核对一次身份,而且逐步取消纸质火车票。
铁道部门应细化“实名制”购票和乘车的管理流程,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仿真演练和监控,做到全程票务信息公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减化购票和乘车环节,方便乘客;实现网络、电话、手机多种方式订票与人工、网络结合的收款方式;从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上防范内部、外部出现造假和漏洞;还应在法律法规上进一步完善身份证使用和实行“实名制”的有关规定,明确铁路的权力和责任,明确铁路与旅客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20种没有身份证的旅客,铁道部应借鉴北京奥运会的售票经验,采用乘客数字图像和刷卡确认的技术手段,保证旅客购票与进站、上车的快捷与准确;同时,在允许旅客挑选座位、未成年人购票等方面还要提供帮助和方便。
“实名制”增加了铁路运营成本,并没有增加运力。但“实名制”所彰显的社会公平、正义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意义重大,其所带来的社会精神收益无法用成本衡量;在对黑恶势力的防范、限制和彻底打击伪造车票等方面,收益也远远大于所付出的物质与人力成本,铁路部门应坚持并做好铁路购票和乘车的“实名制”试验与推广工作。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陈寒枫、林文肯
2010年3月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