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先生捐献20多年前的中德联网传输设备
鲍先生捐献20多年前的中德联网传输设备
曾担任过电信总局总工程师的解晓安先生告诉我,老鲍要捐赠一台大的西门子服务器,两个显示屏,一个大的国标打字机以及一些其他相关联的配件。
老鲍的邮电部故事
他曾是
DeTeCon
(“DTC“
或“德国邮电咨询公司”)驻华代表,既当时德国邮电部驻华的办公室。那时德国邮电部部长叫
Christian
Schwarz-Schilling, (克利斯提安.施瓦资——西领)他在
1956
年获得博士学位,是一位汉学家,很愿意和中国合作。
当时的任务是把德,中两国邮电系统之间的通信连通质量提高,完成长途电话直拨和建设分组数据网,如
“Datex-P“。其中有个特别的任务,既实现中国与全世界的视频会议的连通。
在北京电报大楼设置和投入运行视频会议室。卫星信号通过沙河地面站传送到北京电报大楼。该设备还帮助用于一无所有部队的知名医院跟德国波鸿癌症研究部门的
X 光中心在手术当中进行过传输/播放,曾预计主要的作用是商务的,让公司节省旅行费用和时间。
第二个大任务曾是根据德国过去的
“BTX“
标准建城一个“可视图文”服务,可以说是英特网的一个前身,在法国和德国有600万以上的用户。在电报大楼通过一个数据解调器直接调剂分叉了一条长期线路/租用线路,跟德国网连通。收到的信号先进入特大的西门子的服务器,此服务器基本上为中国的数据中心。 从此服务器分叉
8 条从外边可拨打的调制解调器渠道,让有
BTX-调制解调器的用户安全地,带密码地拨进数据服务网。
德国邮电部当时在颐和园排云殿旁居住,在清华园设置了培训中心,为中国的同仁研究技术和进行培训,培训中心的领导人曾是鲍华德先生本人。
头一批约
20 个国际用户连通工作。1989年,两方的合作停止。 DTC
那时必须退出北京,该设备由老鲍个人从德国邮电部门以
7 万马克的价钱收购。
后来,互联网的潜在能力发展很快,鲍先生只好停止所有与
“BTX”联网有关的活动。他曾跟中科院一起把此设备和技术给
Skoda
(斯柯达)
汽车公司发展一种多语言的操作系统一事。今日此设备只有参考价值,只能陈列在博物馆般的机构,让人了解
20 年前技术水平和发展情况。
鲍先生本人为此愿意把这个具有意义,表明德中成功的技术合作项目留下來的“珍藏”捐给一所对此感兴趣的机构。他说,把这些很有价值的文化物品全部放弃,实是太遗憾。
老鲍的中文名字是鲍华德,一个很友谊的、国际主义的名字。他说你们就叫我老鲍,他曾是德国电信驻中国的代表,在中国生活了27年,为了中国人民的信息事业来到北京。

他说当年的德国邮电部长就是汉语专家,这是他自己的中文电报编码本。

鲍先生还保留说许多使用过的移动电话,这是他的技术标准。
精心保留着中国的汉字标准,他说用五笔打中文,比同样的德文打字中快许多。

他还是怀念万里之外的德国文化,这是他的妹妹的绘画,在楼梯中悬挂了7、8幅。

在找联通公司骡马市大街博物馆的位置,这博物馆很大,快速走马观花地观看也至少要2小时。 www.txbwg.bbn.com.cn

毛女士在德国留学后来还工作多年,今天一起来沟通情况,担任翻译。老鲍说:你的德文比我的中文要好很多。

老鲍的宝藏,在他的后备箱中。放不下,在车厢里还有终端和驱动器。
1月15日,北京联通公司的博物馆孙经理一行拜访了鲍先生,经过2小时的介绍和对往事回忆,鲍先生欣然同意将全部设备,还有一台国外生产的中文电子(字盘)打字机、软盘驱动器等一并捐献。
联通准备在下周某日,举办一次“正式捐献仪式”,要邀请媒体参加。

一件件地移动到联通的汽车中了。

合影:准备下周正式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