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记忆计算机史创业者历史it |
分类: 计算机史 |
2010年将来临,大约已经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计算机和网络,拥有个人计算机的人数早就超过了10个亿;而倒退50年,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全世界拥有的计算机才刚刚超过1千台,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听说计算机,更不知道计算机的用处和与普通老百姓会有什么关系。
60多年了,计算机对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变化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曾经的工具、技术和能源。
虽然,至今第一台计算机属于那个国家,属于那一台机器,还有争论,但是早期计算机的序列如下:
1939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的保加利亚移民后裔约翰••文森特••阿坦纳索夫制作了ABC计算机;
1946年,ENIAC计算机在美国马里兰阿贝丁炮兵研究所试验室成功;
1949年,英国制成本土第一台EDSAC计算机;
1950年,苏联制成计算机;
1958年,中国仿制苏联的103电子管计算机成功。
上世纪发明的计算机,它的变化快捷和普遍应用,都是人类社会中绝无仅有的事件。但是,计算机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每一步成绩都有前人奠定的基础,不是只为胜者鼓掌的短暂擂台。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走过,这应是一个盘点的时光,请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听说计算机,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的日子,会感到生活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时代,是一种幸运、是一种快乐,因为有了计算机而使自己的生活与思想扩展。再将时光拉回到中国计算机起源的年月,在那些创业先驱奋斗的日子中停留片刻,我要叙述的就是“曾经起点的年月”,要透过机器和技术看到创造过它们的人,看到这批社会智者的成长和人生。
无论是春夏秋冬的循环,,每逢社会的节日还是自己的生日,种种周年纪念都会带来久远的记忆,回忆是一种纪念,是一种验证,也是一种激情。
从1956年开始,中国的计算机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计算机行业本身就像冲锋陷阵一样不停地“攻城掠地”,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汇集、整理资料,更少有研究和宣传。几十年下来,不仅这些历史不为社会所知,因为选编计算机类教材,重视的是操作与应用,就连负责传承计算机科学知识的专业教师们,其中绝大多数也不大了解我们自己创业的历程和创新精神。其实,对于历史的争论是个好事,可怕的是社会丧失了记忆,或者少有人来印证你的记忆。
是啊!设备和技术都在不断更新换代,今非昔比;而一代一代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智慧,却是一直在传承和延伸。
中国要从信息化大国,发展为举足轻重的信息化强国,绝对不能忽视自己的历史和经验教训,要记住“技术与设备的进步,并不代表系统思想的进步。”
今天晚上的深夜(按照记时是26日了)00:15,CCTV将播出的“哈军工揭秘”第5集,也是最后一集,将包括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等的一批哈军工的创造。
40年前,创业者要白天黑夜地工作,今天,回忆这些功臣,当然也应当设身处地地在深夜,才有情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