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新
阳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68
  • 关注人气:33,7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病案数据库让全国病人不再上北京看病

(2009-08-27 00:37:22)
标签:

病案

数据库

全国

病人

北京

看病

医院

胰腺癌

胆囊

挂号

专家号

健康

分类: 信息化与互联网

    我曾经写过《医疗信息设备单打独斗的弊病》:当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都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许多基层医院的医生都有了门类齐全的设备和流程,这是病人的福气,是医生的幸运。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医生有了“技术支持”,会不会放松了经验积累和精湛的判断能力,一味等待仪器的判定?要是仪器的指标说明不了问题,医生只有对疾病“甘拜下风”。

病案数据库让全国病人不再上北京看病

医院要突出数字化,就是说智能仪器设备多,好吸引病人。(大润先生的原照)

 

    一位肠梗阻病人到了北京一家特知名的医院,医院当然知道是肠梗阻,但看不出起因。采取保守疗法,折腾20天。最后,采用“微创”打洞观察法,原来是小肠几处粘连。

 

    另一位病人,开初“酮酸”中毒,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医院经过众人都知道的医院“检测流水线“,做了B超、CT等等,透了个一清二楚,然后宣布:胰腺癌晚期!家属吓的可不轻。

一周治疗后,病人的症状慢慢减弱,医生又纠正为是“癌症早期“,随后又认定仅仅是初期糖尿病。病人出院二周后,发生“黄疸”,证明胆管阻塞,紧急住另一家部队医院。开刀时,目视确认“胰腺纤维化增生”,挤压胆管,与癌症无关。做了胆管与肠道吻合与放支架,手术费用仅1100元。

 

    上面的病人真是幸运,折腾了一二个月,总算平安度过,家属也不再七上八下。可是病例五花八门,赶上运气不好的人,不是“小题大作”,就是“大事化小”、“张冠李戴”,要是来个久拖不决,病人和家属也更难受。

 

    病人也是真正的英雄,你的业务不精湛,不认真,光检测不确诊。我就越市、出省、奔北京,造成“全国病人上北京看病”。北京一年的“专家号”仅约178万个,但2008年,希望得到专家医疗服务的人数则为1.2亿,相差60倍,较2007年增长12%。14元的一个“专家号”,被炒至1500元,甚至更高价,也不是新闻。

 

    上述问题和医生水平有关,和医生责任心有关,和医生面对信息化设备的依赖也有关。

目前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包括专家。国外有医院分级制,少数疑难杂症才需要排队预约看专家,也有信息支持系统。

 

    要改变医疗资源的这种集中布局局面,要让病人相信基层医院、社区医院,除去要快速提升医生素质之处,还应当采用建设高质量的开放式的“病案数据库”的措施。一方面为医生服务,另一方面也为病人和家属服务。

 病案数据库让全国病人不再上北京看病

锦旗——医生水平。

 

    众所周知,一位多优秀的医生看病,也可能会出错,但是千千万万个病例,就有综合价值;加上医生、病人和家属掌握的通信工具,要找到相同的“病友”,让病人“对号入座”,还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呼吁,医院不仅要花费高价引进各种分析、透视仪器,让外国设备制造商赚了大钱。还要加速建设公开网站和整合资源,至少要在医疗业内,通过医疗辅助系统,让医生们洞察全面。

 

   这样一来,全国医生大体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病人总不会都挤到北京。

 

   拉家带口的出门难,病人出门更难。

   病例数据库的建设和开放,不仅解决了“挂号难”,更让病人和家属放心,让误诊的情况大大减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