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文寻刘公纯先生,喜获回音!

(2009-06-14 11:55:36)
标签:

刘公纯

文化

美国

越洋电话

寻人

同学

北大

师生

杂谈

分类: 历史回顾
   4月10日,受命母亲大人,我在光明博客等几个博客中发文:“急寻刘公纯先生亲属”。

   刚才,突然接到美国来电,是刘公纯先生的孙女打来的。说是刘先生儿子的同学看到了光明博客上的消息,在聚会时告诉了他们。而这位同学,又是马一浮先生的亲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当颇有了解。

  一会儿,刘老的公子80多岁的刘泰先生从美国打来的电话,讲述了他们的情况。母亲大人寻找他们的原因是出版社要出版刘先生的著作,有关事务需要联系。

   刘泰先生说,刘公纯先生是燕京大学的学生,但是因为当年的学术开放,他也常到北大去听课。所以,有的人倒以为他是北大的学生。

  刘公纯先生的母亲家族是陕西的阎家,清朝时某代人士前往北京任要职,遂进京居住,现在还有若干后人和住房。阎家并非是山西五台的阎锡山家,我看见汤先生文章中误说他与山西阎家有关,还到五台县(阎锡山老家)网站上去留言,原来是误传。可见成也网络,错也网络。

  网络真好。我父亲的亲密同学的孩子,近日因搜索我,也在光明博客上看到我的文章,留言之后很快就联系上了。一起回忆唐山地震时他们来京,和我们一起在北航俱乐部大门屋檐下避震睡觉的情形。电话立时就打到母亲那儿,很让老人家唏嘘不已。

 网络的确是好,好在有了许多内容。我还看见一位厦门女作家的回忆录,述说一位热带植物何老专家的经历,博客中说到他女儿“蝌蚪”原来就是我的小学同学,还曾是同桌。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地球真的成了村落,无论在城在乡,还是在台湾和海外,几天就找到人,可以叙旧言欢。

 表现差一点是是中国移动,今天手机接听2次,显示“已接电话”,却没有一点声音。后来是刘先生急令他的女儿从美国另一个地方给我打过来,才接通说话。接通失败,使我很不好意思,事不过三,要是电话打不通,我的寻人博客不就白写了吗?

  我在电话中建议刘泰先生有空将老先生的经历和照片多写一些,并且上网,从刘公纯先生点校的诸多古文名篇看,他的功力极深。现在大约仅仅是“中华书局”的编辑知道刘先生,材料多了才能让更多人知道。

   历史就是千千万万的人和当代人的回忆与记述构成的,历史应当包括各行各业的人(而非当今那些屈指可数的视频熟脸)。有了完整的回忆,才有真实的历史。

  谢谢网络,谢谢博客!谢谢博友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