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博物馆日。
下午,因为查外地单位急要的资料,我没有去博物馆,而是来到了国家图书馆。
我要查询的材料在《柳溥庆纪念文集》中,就是哈军工康鹏教授被丢失的“发明证书”,而柳溥庆先生是全国仅仅200多人荣获60年代“发明证书”的发明家。

先在网络上查到了,可以借;也可以就地阅览,有了两个可能性,我感觉任务是能够顺利完成的。我要看的书在L分类。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5/182213874889.jpg
看!网站上的细节:阅览在北区;借阅在南区。(而事实上服务都中止了。)
可是,事情正好相反,人到了国家图书馆,书也确实有,就是地方变化了。而我在国图网站上看到的“国图信息”却是不完整的。
我先到了南区(老馆),轻车热路地刷卡进门,ABCDE一路快步走过去,见到K后边的却是N,L让人家跳过了,拿着抄录地纸条问了管理员,人家一目了然地指出您是要看2002年的吧,都撤了,这儿没有。
二话不说,调头,当然是我自己转向,直奔北区而去。
北区就是新馆,门口查询台的工作人员比较有经验,人家在国图的网络上现查,用拼音对“溥”折腾了几回,终于查到“柳先生的文集”,告诉我,这儿的阅览室也“下架”(大约是这个意思,专业术语没有记住)。让我到南区的四楼基藏室去看,说是在那稍微等一下子,从里面就可以拿出来。
说实在的“基藏”的书我借阅过,可是一位朋友从清河的小营过来要找我,已经折腾了一个来回,只好收兵回营,明后天再说。
国图的新大楼不错、设备不错、计算机和网络也是一流,就是信息内容稍微滞后了一些。当然,从保安到馆员们的态度也非常好,大门外的保安也承担了指路的服务,弥补了标牌的不足。
去年我要查询人民画报上的照片,先后在询问中跑了五次国图,终于查到了。经过写了博客,后来国图有关同志还来电话征求了意见。
这次,我的情况还是算特殊,不过对于对国图管理模式不熟悉的多数读者,还是会要求国图网络上的信息要与管理同步。因为,有时借书、阅览也就是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家不是都忙吗?
谢谢国图的工作人员给予的帮助!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5/18227761771.jpg
绿线是第一路径,从公交站开始直奔老馆想借;红线是返回到新馆北区的路径。最后,搞明白了,还是要走蓝线到老馆四层 。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5/182244552317.jpg
国图老馆建成时,有一个故事,读者直奔台阶上去(红箭头),到了门口才看清有一个小牌——“此门不开”。还是要从南门进入,一些媒体还有漫画说这事。不过,现在进入国图老馆,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走红箭头的路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