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新的“暾”(吴汾)

(2009-04-26 19:39:59)
标签:

杂交

禽类

晚报

《北京晚报》

美食

分类: 阳新半壁山和干校

   

阳新的“暾”(吴汾)

作者-吴汾,文章是今天晚报的文章,借来为阳新县扬名,省的我辛辛苦苦地写博客了。

    马和驴交配生出来的后代叫骡子,鹅和鸭在一起孵出来的叫啥玩意?哈哈,我老有学问了。卖弄一下吧,鹅和鸭在一起孵出来的那个生物体叫做暾,因为鹅和鸭是近亲,是可以杂交的。

   

    暾,湖北省阳新县还有安徽一带把这种肥大而鲜嫩的杂交后代叫“ten”(阳平),普通话没有这个音,倒是和英语里的ten音同调不同。湖北的ten,有人写做“豚”,这种写法似乎有些不妥,因为“豚”是“猪”的意思。还有人写做左边一个“屯”右边一个“鸟”。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也许我们现在相熟的许多字当初就是这样诞生的,世上本没有字,写的人多了,便产生了字。

  

    我之所以对暾小有研究,是因为不久前,有朋友从安徽带来了一只暾。朋友深知我好吃懒做、嘴馋手拙的天性,把这只暾用扁尖清汤炖好后专门送到我家。汤被朋友灌在一只大瓶子里带来了,借着扁尖的咸就不再放盐。放上油豆腐和鲜嫩的黄瓜煮一下,汤是又浓又鲜。而暾的肉,则是又细又嫩。

阳新的“暾”(吴汾)

就是它!

阳新的“暾”(吴汾)

这是鹅们.

  

    在湖北省阳新县还有安徽一带,暾一般是人们养来自己吃的,要养一年左右才杀,所以,绝不会像饲料鸭那样有一身的脂肪,也绝不会像三五个月就宰杀的鸭场鸭那样大而无味。

  

    因为暾是鹅跟鸭子杂交的后代,所以体形大,这个方面像鹅,肉嫩,这个方面又像鸭。杂交的优势嘛就是取长补短,保留人们想要的那些个特性,好比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后代,特别强壮,干活不惜力一样。

  

    湖北省的阳新是暾最著名的出产地。暾和鹅的差别是头上有一个包,体形较大,是那里腊味的常客。黄石人和大冶人喜欢拿暾来煨汤,暾的汤比鸡汤浓厚肥美,任何清淡的食材放在暾的汤煨上一煨,就像是一个眉清目秀但有些营养不良的少女进到大户人家养了个把月,吃足了油水,一下子就出落得有些丰腴但又不失清秀,那叫一个美啊。有人不明就里,把暾误以为是番鸭。世界上饲养番鸭最多的是法国,它是法国人首先从野生的番鸭驯化改良而来,人们称之为蛮鸭;在前苏联被称为麝香鸭。番鸭在我国的“小名”有瘤头鸭、加积鸭、疣鼻栖鸭、疣子鸭、无声天鹅、姜母鸭、红面鸭等。

阳新的“暾”(吴汾)

     价值5000元的鹅。为什么?        是油画!

 

    某些人为讨好市场,为它们取了芳名,称其为彩豚、肉鸳鸯、鸳鸯雁等,这种鸭是可繁殖后代的,它与湖北省黄石的“暾”是有区别的。网上看到说有人接了一生产订单,对方已付订金,要求要番鸭,可这位朋友实际饲养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上面所讲的“暾”,对方认为产品不符,要求赔偿。这位朋友觉得自己养的就是那东西,无奈之下,只好向有关专家求证两者有何区别。我也是吃了暾才开始对它进行一番研究。有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一定要搞清楚才好,糊里糊涂的享受一番问题不大,搞出一批东西来没人认账,可就麻烦大了。《北京晚报》记者吴汾

 

   吴汾怀着她的宝贝女儿的时候,还在坚持工作,以一天跑4个单位而得到美名——北晚四大女名记。当时,我还有幸与他相邻而坐在北京无线电厂的餐厅中。

    湖北这么多的县,吴汾对阳新县情有独钟,看来她和湖北是有些关联,可惜早先没有问问她,现在也不知道她的手机和邮箱。只从她的文章中知道她是复旦的才女,她的女儿也该上大学了,记念她女儿3岁生日,还在北京日报副刊写了一篇文章呢。

   “暾”——我在阳新的时候,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吃过。

    阳新的朋友们:谁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