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你要大度经营和有环保全局

标签:
环保绿色铁道部车站京津快通卡智能卡刷卡车票实名it |
分类: 公共安全和地震 |
国资委要求大型国企要有“社会责任”,铁道部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稳定运输过程(和运输前后、售票环节)的安全与秩序,保障环境与爱护野生动物等等。大约因为铁路当惯了多年的老大,虽然也说想做到上述要求,可是却经常表现不佳,或者就是根本不想做。
社会讨论的“实名购票”,铁道部担心的是增加工作量,而不考虑乘客的时间、额外费用和增加公安打黑负担。铁道科学院的专家还证明,不理会的做法有科学道理。这次,铁路出售“京津快通卡”,又一次体现了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环保政策和算计乘客的小肚鸡肠心理。
具体的说,就是铁道部所谓完全取消京津快通卡“购卡手续费”,看起来是促销和让利,结果将造成许多卡片废弃,破坏了环境,长期污染城乡土地与地下水,并且侵占乘客款额。
1,智能卡是难于自然破解的塑料化工和电子芯片制品(有复杂化学成分),全国的各种智能卡已经严重污染了城乡环境;在国家“禁塑”,绿色电子政策,连北京的医院都要有偿出售塑料袋之时,铁道部却没有推行“有偿回收”,让智能卡充分利用和回收。
2,铁道部打小算盘,表面上是说不收取手续费。火车票是大额资金,绝大多数乘客的余额要大于10元。铁道部并非不收取“手续”,而是请君入瓮之后,在回收时“赚取”乘客的10元钱,与1、2元的制卡成本相比,这又是一笔高额收入,还装扮成免费的“爱民形象”。
3,据3月7日《北京晚报》说:卡内金额不足10元,不退还卡内金额,也不收取手续费(实际上就是把卡烧掉,“手续费”也在车站的银行账号之内)。铁路运输是大流量业务,不久之后,大量小于10元余额的卡,将被乘客丢弃(注意其有效期仅2年),在路边和垃圾堆中将产生大量弃卡,难于回收。因为没有回收策略,就不会有人送到火车站窗口去重复利用与回收,将形成大宗污染源,破坏环保,直接与“禁塑”“绿色电子”相抵触。
4,我的公交卡是2002年13号线开通纪念卡,已经用了6年多,还在使用。铁道部根据什么计算出使用寿命是2年?
5,铁道部自己可以“不差烦”,而要折腾旅客,规定卡不记名,又要“旅客应当妥善保存好购卡、充值时的报销凭证和交易凭条。”请问,对公务旅客来说,难道要在两年有效期内保存报销凭证,过期后再报销呢?
6,因而,要求铁道部制定收取“快通卡”合理成本,充分利用,并制定回收环保的运作方式;以体现环保和公平交易服务的经营方针。铁路要给公众一种正当、合法、合理经营的形象,也实现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感”,并且要举一反三,在多项服务中认真改正。
环保是一项长远战略,不会在铁道部的运力改善之后“解决”,请铁道部主管者考虑。
实话实说,在我国智能卡的使用上,缺乏全面规划要求,出现高额押金、乱发卡、重复发卡等等不合理现象,而且还在蔓延中。铁道部只是“承前启后”的一家而已,如果不制止延伸后果将更严重。
热情的036服务员,祈望铁道部继续发扬光大。
2009-03-08 09:52:22 来源: 新华网 点击: < language=Java src="http://news.online.tj.cn/Click.asp?type=ajax&SubSys=NS&spanid=NS_id_click_090308095341814"> </>138
旅客首次购买快通卡时,按照普通卡1000元、金卡3000元销售。以后充值次数、金额不限,普通卡卡内金额不能超过1000元,金卡卡内金额不能超过5000元,有效期为自购卡之日起两年。
铁路人员表示,旅客应当妥善保存好购卡、充值时的报销凭证和交易凭条。快通卡不记名、不挂失、不计利息、遗失不补。卡片损坏时,旅客到车站快通卡窗口办理更换手续。旅客自购买快通卡时起24小时之后方可办理退卡手续。退还卡内金额时,按“支票退支票、现金退现金”的原则退还余额。支票退卡只能在原购卡站办理。不办理快通卡之间金额转移。首次购卡时不收取工本费,换卡或者退卡时,每卡收取10元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