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北京钟鼓楼


标签:
钟楼鼓楼钟鼓文物文化休闲 |
分类: 出行大好河山 |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5273415.jpg
早先,北京就是这一个标准钟,有了它,日子才有滋味。
现在,手机都替代了人手一只的表(缺少“钅”旁)。而钟还是离不开的。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6986922.jpg
钟楼上,逆光看鼓楼。这天是情人节,正是八宝山告别消防员张建勇的时候,我向西北眺望,兄弟走好,下次元宵,肯定没有单位会乱放礼花了。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7648393.jpg
每天表演14次。当年,女性是不能够上楼的,现在女孩子可以击打了。不过,因为牛皮的质量(大小),声音传不多远。我用MP3录音,好听,之后捉摸怎么贴声音,没有试过。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8117835.jpg
钟是原装,除去除夕之外,轻易不表演,其实可以做一个数字钟声,用仿真的钟声报时,也有风味。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10707389.jpg
钟楼楼梯60度,85岁的大爷知难而退,我掩护大爷下楼,没有帮助他上去,因为我也只有两只手,也是泥菩萨过河。上得去,下不来,如何是好?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11631638.jpg
鼓楼的楼梯,双行69级,可是人来往的多,石台阶更滑。真不知道上次出事,如何把二位伤员背下去的。要是搞个登山保险索,应当可行。
上楼的女孩,尖叫声声不绝。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11428433.jpg
前面是地安门、景山、北海,还能够看到阳光下闪亮的现代巨蛋建筑。
鼓楼马上要大修了,迎接建国60周年。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24965087.jpg
1900——庚子之役,八国联军破坏的大鼓,就是证据!
鼓楼上有计时器,滴水和滚球两种,后者已经失传。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33126308.jpg
这些东西,都是电视科教频道的好内容。这个“机器人”就是中国人的智慧现身。24个铜球的滚动计时装置,已经失传。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44976197.jpg
一指禅,笑纳钟鼓;三层楼,不在其中。
钟鼓之间的空地,依然保留着。停放旅游大巴,外国宾客赞叹不已。
当我们让外国人设计,到处盖起奇形怪状的高楼时;远道而来的游客,想看的还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可惜,旅游记念品还是不够。
商店的姑娘说,他们还要买好的纪念品,我就把价格提高10倍。其实价格本来就低了,没有包含知识产权。欧洲的“咕咕钟”,一个就是150欧元,200多的都有,就是到点有小鸟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