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上北京钟鼓楼

(2009-02-20 23:03:49)
标签:

钟楼

鼓楼

钟鼓

文物

文化

休闲

分类: 出行大好河山

  http://xuzuzhe.blshe.com/post/6660/338665 

 

 听北京“鼓楼”击鼓配音,震撼人心!

 

    人到了高处,看到的是曾经的时空,看到的是城市的全貌。有人看到先人的步伐和脚印,看到他们智慧的表现;也有人登高,看到的是那儿还可以拆迁,可以见缝插针。

     北京城是一块块砖石垒起来的,在细节之中还有系统安排。 在钟鼓禁声的时候,北京火车站和电报大楼的人造钟声替代了好久。由于有人反对,影响他们睡觉,后来电子钟声也取消了。而我,还是怀念那一大早可以听到悠长回响钟声的日子,那才证明这是北京的清晨。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5273415.jpg

早先,北京就是这一个标准钟,有了它,日子才有滋味。

现在,手机都替代了人手一只的表(缺少“钅”旁)。而钟还是离不开的。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6986922.jpg

钟楼上,逆光看鼓楼。这天是情人节,正是八宝山告别消防员张建勇的时候,我向西北眺望,兄弟走好,下次元宵,肯定没有单位会乱放礼花了。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7648393.jpg

每天表演14次。当年,女性是不能够上楼的,现在女孩子可以击打了。不过,因为牛皮的质量(大小),声音传不多远。我用MP3录音,好听,之后捉摸怎么贴声音,没有试过。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8117835.jpg

钟是原装,除去除夕之外,轻易不表演,其实可以做一个数字钟声,用仿真的钟声报时,也有风味。

      钟楼没有木梁,全石结构,防止火灾。我们的先辈对高楼考虑全面、仔细。那似现在的高楼好像拔火罐。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10707389.jpg

钟楼楼梯60度,85岁的大爷知难而退,我掩护大爷下楼,没有帮助他上去,因为我也只有两只手,也是泥菩萨过河。上得去,下不来,如何是好?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11631638.jpg

鼓楼的楼梯,双行69级,可是人来往的多,石台阶更滑。真不知道上次出事,如何把二位伤员背下去的。要是搞个登山保险索,应当可行。

上楼的女孩,尖叫声声不绝。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11428433.jpg

前面是地安门、景山、北海,还能够看到阳光下闪亮的现代巨蛋建筑。

鼓楼马上要大修了,迎接建国60周年。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24965087.jpg

1900——庚子之役,八国联军破坏的大鼓,就是证据!

鼓楼上有计时器,滴水和滚球两种,后者已经失传。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33126308.jpg

这些东西,都是电视科教频道的好内容。这个“机器人”就是中国人的智慧现身。24个铜球的滚动计时装置,已经失传。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09-2/202244976197.jpg

一指禅,笑纳钟鼓;三层楼,不在其中。

钟鼓之间的空地,依然保留着。停放旅游大巴,外国宾客赞叹不已。

当我们让外国人设计,到处盖起奇形怪状的高楼时;远道而来的游客,想看的还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可惜,旅游记念品还是不够。

商店的姑娘说,他们还要买好的纪念品,我就把价格提高10倍。其实价格本来就低了,没有包含知识产权。欧洲的“咕咕钟”,一个就是150欧元,200多的都有,就是到点有小鸟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