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拍于丰盛医院的警语

(2008-08-13 00:06:23)
标签:

保健

医院

运动

健身

杂谈

分类: 读书杂感人生领悟

拍于丰盛医院的警语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这是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借此之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

拍于丰盛医院的警语

1、恬淡虚无:

这句讲的是精神调节方面的要点。 “恬淡”强调是这样一种性格的培养。

“恬淡”即要人淡去名利、声色等种种的欲望,人没有了太多的欲望,烦恼自然也就少了,如此少思寡欲、无优无虑,犹如儿童一般。

“虚无”指做修养功夫的要求,就是说炼功时心不要老死守着某部位不放,这样不但心会很累,而且会使影响人体内气的正常运行,要知道内气不能正常地运行,这是一种也病态的,这是一种消耗,一种是退步啊!因此,不要长期地固守不化,适当的时候要放下,要减去,要空掉,使内心幽游自在,安闲而舒适。如此,放之又放,空之又空,去之又去,自然地达到了“虚”,达到了“无”的境界,这时仿佛于置身空旷深谷,感觉外面的声音是那么地渺小而遥远,眼前一片虚白,呼吸似乎也停止了,大脑空空荡荡,杳杳冥冥,悠悠扬扬,若醒若寂。

2、真气从之:

“恬淡虚无”是因,“真气从之”是果、是效验。因此,无论“恬淡”或“虚无”都是一种修炼,如果你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保持“恬淡虚无”,你也就是修炼了二十四个小时!那么,你的功夫也就能飞快地进步了。真气从之,这里“真气”到底指什么?《黄帝内经灵枢》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行而充身者也”,从这可知,真气是要受于“天”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真气”。因此,真气不是你在体内死守,或把气搬运去搞出许多花样就获得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是这个道理,寂然不动就是“虚无”,只有“虚无”才能与天相感相通,天和人都相通了,没有界限了,真气自然也就跑到你身上去了,所以叫“真气从之”,这都是真实不虚的,你不必怀疑,只要功夫一到,必定天人合发,有求必应,随做随到,屡试不爽!

3、精神内守

功夫既到,先天真一之气(真气)自虚无中来,当真气到达身上时必会发生种种触动,或如大地回春,温暖舒适,或疼痛奇痒等等。这时候人很容易离定,容易起其它杂念,这对修炼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人的神气本为一体,神驰于外,气亦游于外,神气外泄,身体就不能获益了。因此,需要“精神内守”,就是不要有意去留恋或追求身体上的种种触动,要使精神格守于内,以镇定之心寂然观照,神气自然在体内相互留恋、和合。由上可知,“精神内守”这句说的是“采气”方法。或有人误认为“精神内守”是平时修养的方式,可实际并非如此,要知道,如果一个人整日精神内守,情志得不到舒畅,只会变得内向、自私、冷漠、抑郁寡欢。。。这不但与大道逍遥自在宗旨不符,长久下去还会搞出病来。

4、病安从来。

既然至真至纯的真气已经到了身上,由于它是细微的,无处不到的,就会像阳光一样,会扫去所有的阴霾障碍,这时全身的经络、关节也都变得畅通明达了,即使有隐藏的疾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去除,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了。又,真气为人身之至宝,为一生盛衰之本,人自生身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点先天真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耗,如得不到有效的滋养、补充,离衰老和疾病就不远了。因此,我等喜好修行、养生之士,只有识得个中之奥妙,从“恬淡虚无”处下手,立定根基,就能将一切都颠倒过来,使真气渐充渐长,使之充沛、浩然,又何患区区疾病、衰老哉?

拍于丰盛医院的警语

至于养生之道,最早的记载就是下面这段话。这段话出自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成书、被后世奉为医学圣典的《黄帝内经》素问篇第一卷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为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倏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阐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帝日: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